[发明专利]一种离心泵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2527.3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9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成;姚宇;郭文琪;郑丽君;任俊杰;高云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11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泵 剩余 寿命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泵的寿命预测方法,尤其是一种根据离心泵特性曲线变化趋势,应用ARMA时间序列预测出离心泵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技术背景
离心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排水的旋转机械设备,其在电力、矿山、化工、农业等多个行业都具有着重要的地位。离心泵在输送流体介质时,由于受到介质中颗粒杂质的冲蚀,其叶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最终导致离心泵的失效。同时,轴承、连接器等元件的故障也会导致离心泵性能下降。目前离心泵的维修仍以事后维修为主,即离心泵出现故障后,检测出故障位置并更换相应的故障元件甚至离心泵整体。此种维修方式导致离心泵短暂处于离线状态,不能正常工作。目前比较通用解决办法是增加备用泵,弥补因为维修出现的空缺,但增加备用泵,意味着维修成本和初始投入的增加,而且,在某些应用场合,离心泵因意外而失效,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益甚至生产安全。
公开号为CN103077292A公开了名称为“一种离心泵水力噪声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模型泵进行三维造型,在ANSYS-CFX中计算得到非定常数值模拟值,预测出离心泵流体诱导噪声,该发明主要是针对离心泵设计过程中噪声性能的预测,并未涉及离心泵剩余寿命预测功能。
公开号为CN104504219A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基于CFD的离心泵空化性能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使用CFD空化模型预测离心泵NPSHr的方法,针对离心泵NPSHr气蚀参数的预测,并未涉及离心泵剩余寿命预测功能。
公开号为CN104298875A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基于功率和压差的离心泵流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应用“灰盒子”构造理论将离心泵整体分别划分成电机模块、机械模型和水力模块,提高离心泵模型流量预测精度。该发明主要针对离心泵设计过程中实际流量的预测,并未涉及离心泵剩余寿命预测功能。
上述现有技术中关于离心泵的预测方法,主要涉及离心泵设计过程中某些性能的预测,均不具备离心泵剩余寿命的预测功能,为避免离心泵突然失效所带来的突发事故以及经济损失,需要预测出离心泵的剩余寿命,提前做好应急处理方案,为离心泵的正常运行提供安全可靠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泵寿命预测方法,预测离心泵的剩余寿命,并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失效寿命节点指标,提前预知离心泵的失效时间节点,为维修和更换留有时间余地。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离心泵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是应用离心泵特性曲线作为离心泵失效寿命评估指标,通过在离心泵剩余寿命预测监测点设置相应的传感器,绘制出离心泵运行过程中的特性曲线,并根据特性曲线变化趋势,基于ARMA时间序列离心泵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预测出离心泵剩余寿命。
进一步地,本发明附加的几个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离心泵特性曲线是离心泵流量-扬程特性曲线和效率-流量特性曲线,根据两条所述离心泵特性曲线在其工作点出现的偏差大小,判定离心泵是否出现故障或失效。
所述离心泵剩余寿命预测监测点是压力监测点和流量监测点,所述压力监测点和流量监测点是在离心泵入口处设置压力计测量负压力值,在离心泵出水口处设置压力计测量正压值;在离心泵出水口管上设置流量计,测量离心泵出水流量。
所述压力计和流量计是机械仪表或者传感变送器的一种。
所述工作点是离心泵额定工作点或任意流量工作点下的一种。
所述偏差是离心泵在某流量工作点处扬程偏差或效率偏差的一种。
所述流量-扬程特性曲线是应用离心泵剩余寿命预测监测点所采集的流量和压力数据,将离心泵出口流量从0到额定流量Qe所对应的扬程点拟合而成的二维曲线。
所述基于ARMA时间序列离心泵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如下:
(一)选取某一流量Q,测出扬程H的一系列关于时间t的随机变量H(t):
(1)
(二)将随机变量H(t)带入到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中,预测出t时间后的扬程变化趋势,H’(t):
(2)
所述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是自回归(AR)和滑动平均项(MA)的结合模型,其模型公式如下:
(3)
其中:aj—AR模型系数;bk—MA模型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02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