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导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9033.8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9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姚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固恒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54 | 分类号: | E04C2/54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光混凝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导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建筑材料中,混凝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的建造中,混凝土使用所占的比例和使用用途也在逐渐拓宽。
传统混凝土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目前已经研制成功了诸多特种和新型混凝土材料。
目前世界上存在的透光混凝土多由光导纤维充当导光介质,由普通硅酸盐混凝土充当基料。这种可透光的混凝土是由大量的光学纤维和精致混凝土组合而成的,具有高质量的透明度,可以透过光线。离这种混凝土最近的物体可在墙板上显示出阴影,明亮的一侧的阴影会以鲜明的轮廓出现在阴暗的一侧,并且颜色保持不变。这种特殊的效果让人们觉得混凝土墙的厚度和重量全部消失。
然而,现行的透光混凝土也存在诸多的不便之处,光导纤维建材作为一种导光性能良好的透光材料已经在某些特殊建筑中开始使用,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浇筑等工艺将光导纤维一次性嵌入混凝土建材中,砌筑完毕之后这种墙体的装饰效果是固定不变的,无法灵活调整装饰的图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动态导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态导光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发光体和动态导光混凝土板,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动态导光混凝土板的背面,且与动态导光混凝土板相对固定,所述发光体安装于固定组件上;
包括混凝土基板和包裹固定于混凝土基板内的多个导光组件;
所述导光组件由光学亚克力板制成,其包括入光通道、导光主体和多个弧形出光通道,所述导光主体呈长条状,所述入光通道和弧形出光通道分别一体连接于导光主体的相对两侧;
所述入光通道垂直于导光主体的长度方向,导光主体上连接弧形出光通道的一侧设有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多级台阶,每一级台阶中平行于导光主体长度方向的面为台阶面,垂直于导光主体长度方向的面为高度面,每一级台阶的高度面一体连接一个弧形出光通道;所述弧形出光通道呈90°圆弧状,弧形出光通道的一端与台阶的高度面一体连接,另一端朝向导光主体的外侧;
所述导光主体上具有切割形成的反光切口,所述反光切口与导光主体的长度方向呈45°夹角,反光切口的位置与入光通道以及所有台阶的高度面相对应;反光切口朝向入光通道一侧的内侧面形成反光面,将由入光通道射入的光线反射到台阶的高度面,进而从弧形出光通道的另一端射出;
所述多个导光组件的入光通道末端和弧形出光通道末端均露出于混凝土基板的表面;其中,入光通道末端从混凝土基板的背面露出,形成入光口,弧形出光通道的末端从混凝土基板的正面露出,形成出光口;
所述发光体与出光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在导光组件中,所述入光通道设置于导光主体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导光主体上最高一级台阶的台阶面相对。
进一步地,在导光组件中,各弧形出光通道朝向导光主体外侧的末端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组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直线出光通道,所述直线出光通道一体连接于导光主体上最高一级台阶的台阶面上,且与入光通道相对;所述反光切口有多段,多段反光切口位于同一延长线上,相邻反光切口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反光切口的间隔处不被切割,保留完整;反光切口的间隔处与直线出光通道相对设置,位于直线出光通道与入光通道的连接线处;由入光通道射入的光线还穿过反光切口的间隔处,进而从直线出光通道的末端射出。
进一步地,在导光组件中,所述直线出光通道的末端端面与各弧形出光通道朝向导光主体外侧的末端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直线出光通道的末端也从混凝土基板的正面露出,形成出光口。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基板由水泥砂浆聚合物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导光组件的弧形出光通道和直线出光通道的末端位置互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导光组件的厚度互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体有多个,每个导光组件的入光通道处对应安装至少一个发光体;所述固定组件上还安装有发光控制电路,所述发光控制电路与各发光体电连接,用于控制各发光体的发光顺序和发光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固恒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固恒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090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冰箱组合门
- 下一篇:一种山茶籽手工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