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解码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2291.1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6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钊;马思伟;高山;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9/96 | 分类号: | H04N19/96;H04N19/115;H04N19/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解码方法,其包括解析码流,在尺寸为2Nx2N的图像块允许采用四叉树的划分方式进行划分时,应用约束子图像处理方式对尺寸为2NxN第一子图像块及第二子图像块或者尺寸为Nx2N的第一子图像块及第二子图像块进行处理,以使得经过划分后的所述第二子图像块以及经过划分后的所述第一子图像块所得到的图像块划分模式与采用四叉树方式划分所述2Nx2N的图像块后所得到的图像块划分模式不同,其中所述2NxN第一子图像块及第二子图像块或者所述Nx2N的第一子图像块及第二子图像块通过划分所述尺寸为2Nx2N的图像块得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解码及压缩领域,尤其涉及编解码过程中多编码图像块的划分技术。
背景技术
数字视频能力可并入到大范围的装置中,包含数字电视、数字直播系统、无线广播系统、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或桌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阅读器、数码相机、数字记录装置、数字媒体播放器、视频游戏装置、视频游戏控制台、蜂窝式或卫星无线电电话、视频会议装置、视频流装置等等。数字视频装置实施视频压缩技术,例如由MPEG-2、MPEG-4、ITU-TH.263、ITU-TH.264/MPEG-4第10部分高级视频编解码(AVC)、ITU-TH.265高效率视频编解码(HEVC)标准定义的标准和所述标准的扩展部分中所描述的那些视频压缩技术,从而更高效地发射及接收数字视频信息。视频装置可通过实施这些视频编解码技术来更高效地发射、接收、编码、解码和/或存储数字视频信息。
在视频编解码领域中,帧的概念是指一副完整的图像,由一帧一帧的图像按照一定的次序和帧速率组成视频格式后即可播放。当帧速率达到一定的速度后,两帧之间的间隔时间小于人眼的分辨极限,会出现短暂的视觉停留,方才能看似动态的出现在屏幕上。视频文件能够实现压缩的基础是单帧数字图像的压缩编码,数字化后的图像中存在很多的重复表示信息,称之为冗余信息。一帧图像中往往存有许多空间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例如同一物体或背景中的采样点颜色之间大都存在着紧密关联性和相似性。在多帧图像组中,一帧图像和其前一帧或后一帧基本上都有巨大的相关性,描述信息的像素值差别很小,这些都是可以被压缩的部分。同样的道理,视频文件中不但存在着空间冗余信息,而且包含大量的时间冗余信息,这是由视频的组成结构导致的。例如,视频采样的帧速率一般为25帧/秒至30帧/秒,特殊情况中会出现60帧/秒的可能。也就是说,相邻两帧间的采样时间间隔至少为1/30秒到1/25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采样得到的图像画面中基本上都存在大量的相似信息,画面之间存在巨大关联性。但是在原始的数字视频录入系统中是各自独立的记录,没有考虑和利用到这些连贯相似特性,这就造成了相当巨大的重复多余的数据量。另外,已通过研究表明,从人眼的视觉敏感度这一心理特性的角度出发,视频信息中也是存在可以用来压缩的部分,即视觉冗余。所谓视觉冗余,是指利用人眼对亮度变化比较敏感,而对色度的变化相对不敏感的胜利特性来适当的压缩视频比特流。在高亮度的区域,人眼视觉对亮度变化的敏感度呈现下降趋势,转而对物体的边缘处较为敏感,内部区域相对不敏感;对整体结构较为敏感,对内部细节变换相对不敏感。因为视频图像信息的最终服务对象是我们人类群体,所以可以充分利用人眼的这些特性对原有的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压缩处理,达到更佳的压缩效果。除了上面提到的空间冗余、时间冗余和视觉冗余外,视频图像信息中还会存在信息熵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重要性冗余等等这一系列的冗余信息。视频压缩编码的目的就是使用各种技术方法将视频序列中的冗余信息去除掉,以达到减小存储空间和节省传输带宽的效果。
就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而言,视频压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变换量化、熵编码以及消块滤波处理等。在国际通用范围内,存在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中主流的压缩编码方式主要有四种:色度抽样、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量化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2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