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纵向堆叠发现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2630.6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6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吕娜;杨国芳;曹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通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12 | 分类号: | H04L41/12;H04L45/02;H04L6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冯建基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向 堆叠 发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纵向堆叠发现方法和装置,端口扩展设备通过获取本端口扩展设备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唯一标识信息封装到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中;将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定时循环发送给控制网桥,使得控制网桥根据该唯一标识信息监控该端口扩展设备的在线状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端口扩展设备将其MAC地址发送给控制网桥,控制网桥通过端口扩展设备的MAC地址是否发生变化判断PE的在线状态的方式,使得系统对端口扩展设备的管理更加合理,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纵向堆叠发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虚拟机的猛增,企业的数据中心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管理的难题,网络技术的发展必须适应新的虚拟化技术趋势。因此IEEE组织针对数据中心虚拟机迁移等新技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802.1标准,包括802.1Qau(拥塞通告)、802.1Qaz(增强型传输选择)、802.1Qbb(基于优先级的流控)、802.1Qbg(边缘虚拟桥)、802.1BR(虚拟桥接口扩展)等。纵向堆叠技术是基于802.1BR标准实现的。如图1所示,纵向堆叠一般包括2个重要的部分CB(Controlling Bridge,控制网桥)和PE(Port Extended,端口扩展设备)。纵向堆叠通过将可远程交互交换机部署为CB,实体接入交换机或软件虚拟交换机部署为PE,通过设置CB的级联口和PE的上行口在CB和PE之间建立多个E-Channel(Extended Channel,扩展通道)实现CB和PE之间的交互。并且纵向堆叠按照802.1BR标准,使用LLDP(Link LayerDiscovery Protocol,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用于CB和PE的互相发现;CB通过PE CSP(PortExtender Control and Status Protocol,控制与状态协议)报文发现PE端口,创建对应的BEP口,从而组建纵向堆叠网络。在堆叠系统中,每个CB下可链接200到400台PE,扩展端口可达万个以上,因此对于设备属性的查看以及扩展端口配置等操作就需要依赖于稳定的拓普网络结构。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应用802.1BR协议是使用MAC地址对PE设备进行标识,如果PE用户重新配置MAC地址之后,拓普网络会认为是原PE设备下线,新PE设备上线,这就会为管理带来不便;而且对PE的在线状态进行修改,使得CB-PFU端口出现震荡,会造成此端口下的所有PE设备不断上线下线,使得系统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纵向堆叠发现方法和装置,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对PE设备进行管理的管理方式不合理,使得系统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纵向堆叠发现方法,包括:
获取本端口扩展设备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唯一标识信息封装到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中;
将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定时循环发送给控制网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纵向堆叠发现方法,包括:
定时接收各端口扩展设备发送的带有其唯一识别信息的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并解析、获取报文中的唯一识别信息;
根据各定时周期内接收的唯一识别信息的变化情况确定各端口扩展设备的当前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纵向堆叠发现装置,包括:
唯一标识信息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本端口扩展设备的唯一标识信息,并将唯一标识信息封装到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中;
发送模块,用于将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定时循环发送给控制网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纵向堆叠发现装置,包括:
报文处理模块,用于定时接收各端口扩展设备发送的带有其唯一识别信息的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并解析、获取报文中的唯一识别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通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通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2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