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分离纯化发酵液中吡咯喹啉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5247.6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88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科;杨雪鹏;钟桂芳;叶建斌;崔君竹;闫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分子 印迹 萃取 分离 纯化 发酵 吡咯 喹啉 方法 | ||
1.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分离纯化发酵液中吡咯喹啉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利用吡咯喹啉醌生产菌制备含有吡咯喹啉醌的发酵液;
(2)萃取分离: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对含有吡咯喹啉醌的发酵液进行萃取,将含有吡咯喹啉醌的发酵液上样于装填有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印迹萃取柱内,然后依次用乙醇和乙醇-有机酸混合液洗脱,收集乙醇-有机酸混合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吡咯喹啉醌粗品;
(3)纯化:将吡咯喹啉醌粗品用超纯水溶解,调节pH至3-4,加入乙醇,搅拌后静置,得到吡咯喹啉醌;
所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以二氧化硅为基材,吡咯喹啉醌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热聚合技术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分离纯化发酵液中吡咯喹啉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00-300mg吡咯喹啉醌、0.1-0.5mL甲基丙烯酸,加入到50-200mL乙腈溶液中,室温机械搅拌6-20h;然后加入100-800mg二氧化硅微球,超声波分散;再加入0.6-1.0mL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50-150mg偶氮二异丁腈,通入氮气5min,密封,加热至50-70℃,机械搅拌反应8-20h,分离,得到聚合材料;将聚合材料用乙醇洗涤5-10次后,50℃真空干燥8-16h;用体积比6-10:1乙醇/乙酸混合溶液反复洗脱干燥后的聚合材料,除去聚合材料中的模板分子吡咯喹啉醌,直至洗脱液中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吡咯喹啉醌,最后用蒸馏水洗涤洗脱后的聚合材料至中性,50℃真空干燥12h,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备用;
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100-2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分离纯化发酵液中吡咯喹啉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与含有吡咯喹啉醌的发酵液的固液比1:100-500(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分离纯化发酵液中吡咯喹啉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有机酸混合液中乙醇和有机酸的体积比为8-10:1-2;所述的有机酸为甲酸、乙酸或三氟乙酸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分离纯化发酵液中吡咯喹啉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浓缩的真空度为﹣0.9MPa,转速为150-180转/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分离纯化发酵液中吡咯喹啉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吡咯喹啉醌粗品用超纯水溶解至终浓度为9-12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分离纯化发酵液中吡咯喹啉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超纯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分离纯化发酵液中吡咯喹啉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调节pH所用试剂为盐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分离纯化发酵液中吡咯喹啉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搅拌温度为20-25℃,搅拌时间为5-6h,静置时间为12-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52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