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压电陶瓷贾卡梳的节能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6312.7 | 申请日: | 2016-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8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游雄峰;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2/06 | 分类号: | H02N2/06;H02N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电 陶瓷 贾卡梳 节能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电陶瓷晶片的电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压电陶瓷贾卡梳的节能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贾卡经编机是生产网眼类装饰织物的主要机器 , 其产品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和装饰性妇女内衣面料及其花边辅料等。自1884年问世以来,贾卡经编机的贾卡装置已从机械式发展到电磁式和现在的压电式 , 就目前而言,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贾卡装置主要包括拉线贾卡和压电陶瓷贾卡。
压电式贾卡经编机或者压电式贾卡钩编机是一种利用压电贾卡梳进行提花的纺织机械,一般由多个压电陶瓷贾卡针组合构成一个贾卡梳。每个压电陶瓷贾卡针的两面各贴有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之间有玻璃纤维层或金属片隔离,当给两侧的压电陶瓷的电极加上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正负电压信号后,压电陶瓷会弯曲变形,从而使得贾卡针向左或者向右偏移,并可保持这种偏移,如此即可完成经编机或钩编机的提花工作。压电式陶瓷贾卡针具有功耗小、噪音小、无电磁干扰、工作频率高、低热量释放等优点。
现有技术经编机至少要控制 3500 个织针,机器往往都非常庞大,控制织针运动的电路板也达 100 多块。传统的驱动电路板由于电路设计缺陷,发热量大,另外是利用正负极转换来达到控制压电陶瓷的运动。转换过程并没有有效的放电过程,这样会大大减少压电陶瓷片的寿命。传统压电陶瓷片的寿命通常为 2 年左右。
本申请人于2010-11-1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一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545475.0)请求保护一种经编机的贾卡梳控制器的放电节能电路,该电路包括有电阻R4、三极管Q2、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3、电阻R10、三极管Q5、电阻R8、电阻R1、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4、电阻R9、三极管Q6、电阻R7。以上电路虽然提高压电陶瓷的寿命,然而还存有部分缺陷:采用6个三极管电路结构还较为复杂,运行中会出现短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压电陶瓷贾卡梳的节能驱动电路,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贾卡梳节能驱动电路存在的结构复杂,存在有短路隐患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压电陶瓷贾卡梳的节能驱动电路,包括电源VC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1以及二极管D2;
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并联于电源VCC1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并联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
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连接于一信号输入端INPUT1;
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并联于电源VCC1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三极管Q3的基极并联于三极管Q4的集电极;
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4的基极,另一端连接于一信号输入端INPUT2;
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三极管Q1的发射极并联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于一输出端OUT1;
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以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并联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于一输出端OUT2;
所述三极管Q2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并联于电源VCC1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均为NPN型晶体管。
进一步的,该节能驱动电路作用于一压电贾卡梳,该压电贾卡梳包括基座和固定在基座上的多根导纱针,每根导纱针由两压电陶瓷晶片驱动,所述输出端OUT1连接于一压电陶瓷晶片的一端,所述输出端OUT2连接于另一压电压电陶瓷晶片的一端,该两压电陶瓷晶片的另一端并联于电源VCC1的负极。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电源VCC2,上述节能驱动电路作用于一压电贾卡梳,该压电贾卡梳包括基座和固定在基座上的多根导纱针,每根导纱针由压电陶瓷晶片C1和压电陶瓷晶片C2共同驱动,所述输出端OUT1连接于一压电陶瓷晶片C1的一端,所述输出端OUT2连接于压电陶瓷晶片C2的一端,压电陶瓷晶片C1和压电陶瓷晶片C2的另一端并联于所述电源VCC2的正极,所述电源VCC2的另一端与电源VCC1的负极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VCC1的电压大于电源VCC2的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VCC1的电压为180V~220V,所述电源VCC2的电压为20V~120V。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2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以及电源VCC1的负极并联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6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淇淋包装袋
-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元件除尘防潮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