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排桩与斜撑组合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6496.7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3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光;储卫平;付连发;彭雨雨;金金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宇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排桩 组合 软土深 基坑 支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双排桩与斜撑组合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基坑外侧设置内排桩(1)和外排桩(2),在内排桩(1)与外排桩(2)之间设置连接板(3)、顶部固化区(4)、桩顶连梁(5)和竖向止水桩(6),竖向止水桩(6)内插入竖向的隔水板(7);在基坑底部沿内排桩(1)的内侧设置坑底浆固土层(8);在内排桩(1)与基础筏板(9)之间设置斜撑(10),在斜撑(10)跨中设置竖向的钢格构柱(11);斜撑(10)与基础筏板(9)相接处设置底部支撑墩(12),斜撑(10)与内排桩(1)相接处设置腰梁(13);在基础筏板(9)以下设置抗浮锚杆(14)和主体结构桩(15);所述底部支撑墩(12)上表面与斜撑(10)垂直,并布设底部承压板(16),在底部支撑墩(2)与基础筏板(9)之间设置连接锚筋(17);所述的内排桩(1)和外排桩(2)采用预应力管桩,沿内排桩(1)竖向布设模板限位板连接箍板(19)和连接板限位环(20);所述模板限位板连接箍板(19)与内排桩(1)紧固连接,所述模板限位板连接箍板(19)与模板限位板(21)焊接连接;连接板限位环(20)自内排桩(1)和外排桩(2)顶部向下布设,连接板限位环(20)沿环向设置一个连接板限位槽(22);在内排桩(1)和外排桩(2)相对应的两个连接板限位槽(22)内插入连接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桩与斜撑组合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桩(15)采用挖孔灌注桩;竖向止水桩(6)采用水泥搅拌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桩与斜撑组合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顶部固化区(4)高度自基坑外侧原地面向下2-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桩与斜撑组合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13)横断面呈直角梯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腰梁(13)与内排桩(1)相交处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模板限位板(21);在腰梁(13)上预留剪力墙钢筋穿过孔(23)和剪力墙连接钢筋(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桩与斜撑组合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10)采用钢管或型钢,在斜撑(10)两端设置斜撑承压板(24),斜撑承压板(24)与斜撑(10)呈直角焊接连接;底部的斜撑承压板(24)与压力千斤顶(25)和压力墩(26)表面接触;斜撑(10)表面的应力测试传感器(27)与斜撑(10)焊接连接或粘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桩与斜撑组合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格构柱(11)顶部设置铰支座(28)和压力扩散板(29),所述钢格构柱(11)中间设置长度调节螺栓(30),所述钢格构柱(11)底部与主体结构桩(15)顶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桩与斜撑组合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7)采用侧壁粘贴土工膜或橡胶片的钢板;内排桩(1)外侧设有剪力墙(37),剪力墙(37)与内排桩(1)之间设置隔水层(18),所述隔水层(18)采用土工膜或橡胶片,隔水层(18)与内排桩(1)及基础筏板(33)粘贴连接。
8.一种双排桩与斜撑组合软土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现场测绘: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在工程现场进行工程测绘,查明工程地质土性、地下水位、基坑与既有临近建筑的距离,并在现场标注内排桩(1)、外排桩(2)、主体结构桩(15)的桩位;
2)、内排桩(1)和外排桩(2)施工:在内排桩(1)外侧套入模板限位板连接箍板(19)、连接板限位环(20),在外排桩外侧套入连接板限位环(20),再竖直向下打设预应力管桩,形成内排桩(1)和外排桩(2),并确保两条连接板限位槽(22)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3)、竖向止水桩(6)施工:在内排桩(1)和外排桩(2)之间,靠近内排桩(1)侧向下打设水泥搅拌桩,并在竖向止水桩混凝土初凝前,沿竖向止水桩(6)轴线插入隔水板(7),使隔水板(7)顶标高低于连接板(3)底标高;
4)、连接板(3)施工:将连接板(3)吊装至内排桩(1)与外排桩(2)中间,使连接板两侧边插入连接板限位环(20)的连接板限位槽(22)内;
5)、顶部固化区(4)施工:在竖向止水桩(6)混凝土终凝前,对内排桩(1)与外排桩(2)之间的土体压注固化浆液,形成顶部固化区(4);
6)、基坑内上部土体(32)开挖:待已施工支护结构形成强度后,开挖基坑内1/3~1/2高度范围内土体,再沿基坑中间向外取台放坡至基坑底部标高;
7)、中部主体结构及主体结构桩(15)施工:根据设计桩位进行主体结构桩(15)施工,在主体结构桩上部设置基础筏板(9)和主体结构框架柱(34),并在基坑底部沿内排桩(1)的内侧设置坑底浆固土层(8);
8)、斜撑底部支撑墩(12)施工:根据斜撑(10)布设要求,在坑底设定位置布设底部支撑墩(12);
9)、腰梁(13)施工:在内排桩(1)的内侧设定位置设置模板限位板(21),并支设腰梁模板(35),使腰梁模板(35)与模板限位板(21)通过模板连接螺栓(33)连接,随后浇筑混凝土形成腰梁(13);
10)、钢格构柱(11)施工:在斜撑(10)跨中部位布设钢格构柱(11),钢格构柱(11)底部锚入主体结构桩(15)内,顶部设置与斜撑(10)连接的铰支座(28)和压力扩散板(29),中间设置长度调节螺栓(30);
11)、斜撑(10)布设:在斜撑底部支撑墩(12)面向混凝土腰梁(13)侧设置压力千斤顶(25),使底部承压板(16)与压力千斤顶(25)紧密接触,使斜撑两端的斜撑承压板(24)分别与腰梁(13)、底部支撑墩(12)连接紧密,在斜撑表面设置应力测试传感器;同时使斜撑(10)与钢格构柱(11)连接紧密;通过压力千斤顶(25)对斜撑(10)施加预应力,压力千斤顶(25)加力完成后通过压力墩(26)承压;
12)、斜撑部位土体(36)开挖:斜撑(10)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斜撑部位土体(36)开挖,土体开挖过程中同步观测斜撑(10)的受力变化情况,通过改变斜撑(10)承受的压力动态控制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
13)、基坑剪力墙(37)施工:待基坑开挖完成后,先沿基坑内排桩(1)的内表面铺设隔水层(18),再支设模板进行剪力墙(37)混凝土浇筑和坑底剩余区域基础筏板(9)浇筑;
14)、斜撑(10)拆除:待基坑剪力墙(37)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间隔卸掉斜撑(10)顶压力,逐步拆除斜撑(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宇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新宇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64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用储液罐
- 下一篇:一种空调、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及其冷媒分配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