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知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18298.4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言飞;张武荣;于光炜;温容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知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空口配置通知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在空口技术上可同时支持竞争接入方式和免竞争接入方式,因此,在某一或某些情况下,可将不同时间段分配给竞争接入和免竞争接入,以获得两类接入方式的各自优势,丰富场景适用性。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也可仅采用竞争接入或免竞争接入。
因此,竞争接入方式和免竞争接入方式的时间配比可有多种,也即存在多种空口配置,则通信网络/系统中的基站(或控制节点或接入节点)需要通知终端当前具体采用哪一种空口配置(RIC)。
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例如LTE系统)现有的通信流程,一种通知终端当前空口配置的可能的实现方式是:基站在特定物理信道上广播携带空口配置的广播消息,终端接收并解码广播消息后,获取RIC,从而获知系统选用的具体的空口配置。
上述实现方式需要终端在完成解码广播信息后才可获取空口配置,同时,空口配置占用了无线帧的多个比特进行传输,也即,占用了系统开销。
申请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法及相关装置,能够节省系统开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知方法,在该方法中,网络设备确定当前采用的空口配置,至少根据空口配置与同步信号组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采用的空口配置相映射的同步信号组并发送。终端则接收并解调来自网络设备的、与当前采用的空口配置相映射的同步信号组,并根据上述对应关系,获取同步信号组所指示的空口配置。其中,空口配置包括免竞争时间窗口、竞争时间窗口和同步窗口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免竞争时间窗口支持免竞争接入方式,所述竞争时间窗口支持竞争接入方式。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网络设备用同步信号组来隐式指示空口配置,使终端能在同步的过程中获取当前的空口配置,要早于现有技术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空口配置的方式,进而使终端设备能够准确获取后续通信资源的时间信息,进而调整自身对数据的接收时间。此外,使用同步信号组携带空口配置,还可以拥有同步信号的覆盖性能。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可根据不同场景确定(选择)不同的空口配置作为当前采用的空口配置,从而更具灵活性。例如,可在网络规划时进行空口配置,并偏向于较长时间内(数月)不变。当网络内的业务特征发生重大变化时,可重新选择另一种空口配置作为当前采用的空口配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上述同步窗口内,网络设备可连续发送与当前采用的空口配置相映射的同步信号组;相应的,终端在同步窗口执行的操作可包括:接收并解调同步信号组,获取同步信号组隐式指示的空口配置。连续发送同步信号组的目的是令终端尽快获取同步信号,实现同步。在同步窗口内集中多次发送同步信号组,可以使得一些终端在系统获取到信道的使用权之前就快速同步上。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上述免竞争窗口内,网络设备可周期发送与当前采用的空口配置相映射的同步信号组。更具体的,网络设备可按照约定好的时频资源,在物理信道上发送同步信号组、广播消息、控制(或调度)消息等。相应的,终端(例如终端)在免竞争窗口内,可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和物理资源,在物理信道上接收同步信号组、广播消息、控制(或调度)消息,在分配的时频资源上传送数据给网络设备。在免竞争窗口内仍周期发送与当前采用的空口配置相映射的同步信号组,可令在免竞争窗口内醒来的终端实现同步。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同步信号组包括N个同步信号,每一同步信号对应多个可选的同步序列,N个同步信号不同的同步序列组合与不同的空口帧配置信息相映射(空口帧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空口配置)。则前述的对应关系具体可包括同步序列组合与空口帧配置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在一个示例中,网络设备和终端可预先所述映射关系。相应的,网络设备发送同步信号组的具体方式可包括: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出与包含当前采用的空口配置的空口帧配置信息相映射同步序列组合,并发送确定出的同步序列组合。从而可更好得实现终端快速获取当前的空口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8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