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工井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23155.2 | 申请日: | 2016-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1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光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地址: | 318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复合材料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基坑(1)开挖:在相应的地点挖出一个基坑(1)并根据该处的地质条件夯实工井基础;
B、工井筑造:选取呈方形框状的标准节(2),标准节(2)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或聚丙烯注塑而成、或采用高强复合材料模压而成,标准节(2)的上端面具有凸出的凸块(21),下端面具有内凹的安装槽(22),最底层的标准节(2)固定在基坑(1),下一层标准节(2)上端面的凸块(21)嵌入上一层标准节(2)下端面的安装槽(22)内,从而将标准节(2)依次叠合固定形成工井毛坯,工井毛坯与基坑(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叠合标准节(2)的同时在标准节(2)上安装踏板(3),在对应的标准节(2)上开设可供地下线缆穿过的预留管口;
C、盖板(4)安装:在工井毛坯的计算标高处安装盖板框架(6),定义计算标高为路面标高与盖板框架(6)高度之差,然后再在盖板框架(6)上安装对应的盖板(4);
D、回填:通过回填材料在工井毛坯和基坑(1)内壁之间的间隙内回填并夯实,浇注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踏板(3)紧贴在标准节(2)的内壁上,同时在标准节(2)的外壁上对应设有条形垫片(5),踏板(3)通过螺栓(7)依次穿过踏板(3)、标准节(2)和条形垫片(5)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踏板(3)分布在通过标准节(2)依次叠合固定形成工井毛坯的其中两个相邻的侧壁上且靠近转角处,两个侧壁上的踏板(3)上下交叉错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在预留管口内设置能够将预留管口封堵的管帽(11),所述管帽(11)具有中空的管部(11a)和板状的头部(11b),管部(11a)插入预留管口内,头部(11b)位于预留管口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在预留管口处安装排管接口支架(8),所述排管接口支架(8)包括内板(81)、外板(83)和呈管状的内肋(82),内肋(82)两端连接内板(81)和外板(83)且为一体式结构,内肋(82)嵌在标准节(2)内,内板(81)和外板(83)分别抵靠在标准节(2)的内壁和外壁上并通过螺栓(7)固定,内板(81)上开设有与预留管口对应的开口,外板(83)上具有一一对应的接管(8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接口支架(8)还设有加强肋(8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在对应的标准节(2)内壁上设置用于支撑线缆的支撑架(1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在对应标准节(2)处设置能够与地下排水管相接通的排水口(23),在排水口(23)处设置连接管套(1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之前,在通过标准节(2)依次叠合固定形成的工井毛坯内壁上设置若干垂直支撑柱(9),并在相对的两垂直支撑柱(9)之间设置水平支撑柱(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在盖板框架(6)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撑(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光,未经陈俊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31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