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3191.9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5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鲍必营;崔学广;吴宝影;朱晔文;赵标伟;常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H01R13/622;H01R24/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圆形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圆形电连接器一般要求能在振动、冲击等恶劣的环境下安全使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测井等领域,用于解决各种仪器、仪表等设备中的电信号传输,因此它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非常重要。传统的圆形电连接器的电接触是靠插孔和插针实现,插孔是弹性触件,插针是刚性触件,插孔与插针的接触实际是通过表面凹凸的触点接触。在一定的振动和冲击应力作用下,插针与插孔的接触压力有可能瞬间消失,造成接触的瞬断;并且,插孔与插针的长期拔插会使插孔逐渐产生弹性疲劳,使得触件接触不良而电连接失效,降低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圆形电连接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的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第一卡簧、第一密封圈、公插针安装基体、公插针、第二密封圈和螺套。所述的公插针固定在公插针安装基体上,公插针有n只,n≥3;所述的公插针外端设有焊杯,内端伸出公插针安装基体外;公插针安装基体通过第一卡簧固定在插头壳体内;公插针安装基体与插头壳体的接触面外端设有第一密封圈,接触面内端设有第二密封圈;插头壳体的外圆面内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定位键;所述的螺套套在插头壳体外;螺套内表面加工有内螺纹。
所述的插座包括导电液封装管组件、插座壳体、第二卡簧、母插针安装基体、母插针和第三密封圈;n只母插针固定在母插针安装基体上,且在圆周上的位置与公插针的位置一一对应;母插针外端设有焊杯;母插针安装基体通过第二卡簧固定在插座壳体内,母插针安装基体与插座壳体的接触面内端设有第三密封圈;插座壳体的内圆柱面内端开设有与插头壳体的定位键匹配的定位槽,外圆柱面内端加工有外螺纹;插座壳体的安装固定台开设有螺钉固定孔;所述的导电液封装管组件包括套管、顶锥滑块和弹簧;母插针内端伸出母插针安装基体外,并伸入对应一根套管内;套管外端与插座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内端设有第四密封圈。所述的套管内设置弹簧和顶锥滑块;弹簧内端与顶锥滑块尾部接触;顶锥滑块的头部锥面与套管内腔锥孔匹配形成密封;套管内充满导电液。
所述的公插针放置在高级工程塑料注塑液中注塑后与公插针安装基体一体成型。
所述的母插针放置在高级工程塑料注塑液中注塑后与母插针安装基体一体成型。
所述的插头壳体和螺套均采用金属材料。
所述的插座壳体采用非金属材料。
所述的导电液为水银或者镓铟锡液态合金。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插针与导电液作为电接触对,接触对接触面积大,接触阻抗小,导电性能强。
2、本发明在高频振动和撞击的场合下使用,插针与导电液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不会出现电路瞬断的情况,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插头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插座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中插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插头与插座插合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和4所示,一种圆形电连接器包括插头1和插座2。
如图1和4所示,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11、第一卡簧12、第一密封圈13、公插针安装基体14、公插针15、第二密封圈16和螺套17。公插针15固定在公插针安装基体14上,具体固定方式为公插针放置在高级工程塑料注塑液中注塑后与公插针安装基体14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公插针15有三只;公插针15外端设有焊杯,内端伸出公插针安装基体14外;公插针安装基体14通过第一卡簧12固定在插头壳体11内;公插针安装基体14与插头壳体11的接触面外端设有第一密封圈13,接触面内端设有第二密封圈16,保证它们之间的密封;插头壳体11采用金属材料,插头壳体11的外圆面内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定位键1a;螺套17套在插头壳体11外与插头壳体11构成转动副;螺套采用金属材料,内表面加工有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31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臂运动路径的设置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助力外骨骼系统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