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成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3506.X | 申请日: | 2016-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68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修·博恩;李凤;林茂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光学成像镜头 光学性能 摄影成像 光轴 物侧 像侧 镜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并满足ALT/AAG≦1.25。本发明用于光学摄影成像,在维持良好光学性能之条件下,缩短镜头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尤指一种四片式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规格日新月异,追求轻薄短小的脚步也未曾放慢,因此光学镜头等电子产品的关键零组件在规格上也必须持续提升,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而光学镜头最重要的特性除了成像质量与体积以外,提升视场角度也日趋重要。光学镜头的应用不只仅限于拍摄影像与录像,还加上环境监视、行车纪录摄影等需求。
然而,光学镜头设计并非单纯将成像质量佳的镜头等比例缩小就能制作出兼具成像质量与微型化的光学镜头,设计过程不仅牵涉到材料特性,还必须考量到制作、组装良率等生产面的实际问题。因此,微型化镜头的技术难度明显高出传统镜头,故如何制作出符合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的光学镜头,并持续提升其成像质量,长久以来一直是本领域各界所持续精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为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通过控制各透镜的凹凸曲面排列来缩减光学透镜的系统长度,且同时维持足够之光学性能。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每一透镜都具有屈光率,而且具有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本发明的光学成像镜头主要用于拍摄影像及录像,此外更可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相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车用摄影装置、虚拟实境追踪器(Virtual Reality(VR)Tracker)
本发明定义以下参数:T1代表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G12代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光圈到下一个相邻透镜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A(负号表示该距离方向朝向物侧);T2代表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G23代表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T3代表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G34代表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T4代表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G4C代表第四透镜之像侧面至保护镜片之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C代表保护镜片在光轴上的厚度、GCP代表保护镜片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1代表第一透镜的焦距;f2代表第二透镜的焦距;f3代表第三透镜的焦距;f4代表第四透镜的焦距;n1代表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2代表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3代表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4代表第四透镜的折射率;v1代表第一透镜的阿贝数(abbe number);v2代表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3代表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4代表第四透镜的阿贝数;EFL代表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TTL代表第一透镜之物侧面至一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L代表第一透镜之物侧面至第四透镜之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ALT代表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四片透镜厚度总和(即T1、T2、T3、T4之和);AAG代表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三个空气间隙宽度总和(即G12、G23、G34之和);BFL代表光学成像镜头的后焦距,即第四透镜之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即G4C、TC、GCP之和)。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其像侧面光轴区域为凹面;一第二透镜,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率;一第三透镜,其物侧面圆周区域为凸面且该第三透镜像侧面圆周区域为凸面;一第四透镜,其像侧面光轴区域为凹面;及只有上述透镜具有屈光率,并符合下列条件式:ALT/AAG≦1.2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透镜之剖视图。
图2是透镜面形与光线焦点的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未经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35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