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解锁方法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27313.1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0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占雄;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3/04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王花丽,张颖玲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解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隐私保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解锁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频度、深度不断增加。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很多个人信息会保存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如果这些个人信息泄露,将会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移动终端中个人信息的泄露,很多移动终端都采用了设置密码的方式进行安全保护,常用的密码可以为数字密码和图案绘制密码。当用户打开移动终端的使用界面时,首先需要输入密码,当用户输入的密码与预先存储的密码匹配时,移动终端的使用界面解锁,否则移动终端无法正常使用。
但是,用户在对移动终端进行解锁时,输入的密码很容易被周围人看到,例如在家庭或工作场所,如果被孩子或同事看到,很容易出现移动终端在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被其他人使用的情况,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解锁方法及终端,能够避免由于可观性密码的泄露造成的个人信息的泄露,提高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解锁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组,所述第一密码组包括N个密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获取用户输入所述N个密码中至少一个密码的压力值;
根据所述N个密码和所述至少一个密码的压力值,解锁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获取用户输入所述N个密码中至少一个密码的压力值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所述N个密码中每个密码的压力值;
所述根据所述N个密码和所述至少一个密码的压力值,解锁所述终端包括:
确定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密码组是否正确;
若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密码组正确,分别确定用户输入每个密码时的压力值是否满足每个密码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压力宽容范围;
若用户输入每个密码时的压力值分别满足每个密码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压力宽容范围,解锁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用户输入的N个密码中至少一个密码的压力值不满足与所述密码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压力宽容范围,提示用户输入第二密码组,所述第二密码组包括K个密码,所述K为大于所述N的整数,所述K个密码包括至少一个数字和至少一个拼音;
确定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密码组是否正确;
若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密码组正确,解锁所述终端。
可选的,在所述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终端的显示屏划分成至少一个显示区域;
根据用户在每个显示区域上点击时的压力值,获取每个显示区域的压力宽容范围。
可选的,所述根据用户在每个显示区域上点击时的压力值,获取每个显示区域的压力宽容范围包括:
获取用户在每个显示区域进行Q次点击时每次点击的压力值,所述Q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根据每个显示区域的Q次点击的压力值,分别获取每个显示区域的压力宽容范围。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组,所述第一密码组包括N个密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输入所述N个密码中至少一个密码的压力值;
解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密码和所述至少一个密码的压力值,解锁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用户输入所述N个密码中每个密码的压力值;
所述解锁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密码组是否正确;
若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密码组正确,分别确定用户输入每个密码时的压力值是否满足每个密码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压力宽容范围;
若用户输入每个密码时的压力值分别满足每个密码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压力宽容范围,解锁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解锁单元还用于:
若用户输入的N个密码中至少一个密码的压力值不满足与所述密码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压力宽容范围,提示用户输入第二密码组,所述第二密码组包括K个密码,所述K为大于所述N的整数,所述K个密码包括至少一个数字和至少一个拼音;
确定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密码组是否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7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件侧边打磨机构
- 下一篇:一种钢球展开轮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