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中空监控结构的真空灌注双层玻璃钢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8277.0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3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观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6 | 分类号: | B29C70/36;B29C70/54;B29C67/00;B29L22/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7 | 代理人: | 郑晓荃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中空 监控 结构 真空 灌注 双层 玻璃钢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空玻璃钢及其真空灌装工艺,具体与一种带有中空监控结构的真空灌注双层玻璃钢及其生产工艺有关。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所有玻璃钢双层中空监控结构,尤其涉及加油站地下油罐的防泄露监控结构,现有的埋在地下的大部分油罐为普通的钢制油罐,其缺乏泄漏监控技术,如发生泄漏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国家行业要求原有的地下油罐强制性改造,必须能有效解决防泄漏问题,严格执行SH/3177-2015和SH/3178-2015的标准,国内大量的油罐存在更换或改造的需求,那么在原有的基础上双层内衬罐的改造成为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施工环境受影响,成型工艺和双层中空监控结构是行业内的难点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带有中空监控结构的真空灌注双层玻璃钢及其生产工艺,其有效解决了地下油罐难以施工的问题,解决真空灌注一次性成型形成中空结构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带有中空监控结构的真空灌注双层玻璃钢,包括上下两层玻璃钢层形成的密封腔室,在上下两层玻璃钢层中间形成密封腔室内形成中 空监控结构,该中空监控结构为相互连通的网孔层。
进一步,所述的网孔层由一组支撑柱支撑在上下两层玻璃钢层间形成。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柱与上下两层玻璃钢一体灌注成型而成。
生产上述的带有中空监控结构的真空灌注双层玻璃钢的工艺,其步骤如下:
步骤1:清理部件或模具表面;
步骤2:粘贴密封胶带;
步骤1:按产品要求铺设第一部分玻璃纤维;
步骤4:铺设可溶、可熔以及相关后续处理的中间层结构;
步骤5:按产品要求铺设第二部分玻璃纤维;
步骤6:铺设脱模布和导流布;
步骤7:铺设真空袋,真空密闭装置;
步骤8:抽取真空,灌注树脂;
步骤9:固化;
步骤10:去除导流布和脱模布;
步骤11:对制品进行加热或灌注可熔性物质的溶剂,对空腔溶解或熔化,并用真空方式把溶解或熔化的液体抽出;
步骤12:对产品的表面进行处理。
其中,步骤4中采取的是可溶或可熔中间层,并在中间层打上网孔,当中间层溶解或熔化后,中间层形成立体的网状结构,并形成贯通的中间层,同时网状的立体结构具有更好的增强作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带有中空监控结构的真空灌注双层玻璃钢产品同时具有高强度,均匀性好,平整,密实,无气泡,无针孔等缺陷,同时实现环保作用,真空体系固化,减少了化学反应过程中挥发物的流出。采取真空灌注工艺成型,一般的真空灌注工艺,灌注完毕内部为实心的,无法实现中空层,本工艺采取的是可溶或可熔中间层,并在中间层打上网孔,当中间层溶解或熔化后,中间层形成立体的网状结构,并形成贯通的中间层,同时网状的立体结构具有更好的增强作用,可熔的物质应用于本实验中温度适用范围0-150度,比如石蜡可溶物质应用于本实验的材料加入相应的溶剂能溶解的物质,比如水溶性布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参阅1-3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带有中空监控结构的真空灌注双层玻璃钢,包括上下两层玻璃钢层1、2形成的密封腔室,在上下两层玻璃钢层中间形成密封腔室内形成中空监控结构3,该中空监控 结构3为相互连通的网孔层。
进一步,所述的网孔层由一组支撑柱31支撑在上下两层玻璃钢层1、2间形成。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柱31与上下两层玻璃钢一体灌注成型而成。
生产上述的带有中空监控结构的真空灌注双层玻璃钢的工艺,其步骤如下:
步骤1:清理部件或模具表面;
步骤2:粘贴密封胶带;
步骤1:按产品要求铺设第一部分玻璃纤维;
步骤4:铺设可溶、可熔以及相关后续处理的中间层结构;
步骤5:按产品要求铺设第二部分玻璃纤维;
步骤6:铺设脱模布和导流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8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光伏柔性支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风光互补的通信基站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