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铝纤维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29543.1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1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驰;戴生伢;张引;李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宇龙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1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肖念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铝 纤维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隔热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铝纤维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铝纤维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磨性和抗氧化性能,同时还具有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小、抗热震性能好以及高模量、高塑性、高强度、高绝缘性和高介电常数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陶瓷纤维。相对于主要应用于高性能军用发电机燃烧室的连续碳纤维,主要应用于军用飞机高强度结构材料的硼纤维,以及主要应用传统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和烧蚀材料的氧化硅纤维来说,氧化铝纤维具有制备成本低,且生产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很大的商业价值。在医学上可以用来增强造骨细胞骨取代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从何性能比较好的工程材料,在民用复合材料、工业及军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用氧化铝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活塞具有高强度和耐磨、耐热冲击及低热膨胀系数,可提高汽车发动机使用效率,减少废气排放。
现有的氧化铝纤维,纤维强度差,且操作过程繁琐,隔热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稳定、实用的制备氧化铝纤维组合物方法及其制备的氧化铝纤维组合物。
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铝纤维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氧化铝纤维100份、高铝矾土熟料15~20份、铝酸钙水泥5~8份、聚醋酸乙烯酯乳液2~5份、氧化铝微粉3~10份,硅溶胶2~6份,次氯酸钠2~5份、淀粉4~10份。
优选地,上述氧化铝纤维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氧化铝纤维100份、高铝矾土熟料15~18份、铝酸钙水泥5~8份、聚醋酸乙烯酯乳液2~5份、煅烧氧化铝微粉3~7份,硅溶胶2~4份,次氯酸钠2~4份、淀粉4~6份。
优选地,上述氧化铝纤维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氧化铝纤维100份、高铝矾土熟料15份、铝酸钙水泥8份、聚醋酸乙烯酯乳液2份、煅烧氧化铝微粉7份,硅溶胶4份,次氯酸钠4份、淀粉6份。
上述氧化铝纤维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依次如下:
1)、按重量称取相应原料组分,混合搅拌成料浆,使料浆呈流动性;
2)、将料浆倒入环形模具内,搅拌模具内的浆料,使浆料内的气泡充分排除,浆料密实,然后静止凝固;
3)、凝固出模,在室温下干燥20~24小时,再入80℃烘箱干燥26~32小时;
4)、将干燥后的环形坯体放入窑炉内加温至1300℃,保温4~6小时即可出炉。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本发明氧化铝纤维通过与本专利中的其他组合物相互作用,克服了纤维强度差,隔热性能较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氧化铝纤维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氧化铝纤维100份、高铝矾土熟料15份、铝酸钙水泥8份、聚醋酸乙烯酯乳液2份、煅烧氧化铝微粉7份,硅溶胶4份,次氯酸钠4份、淀粉6份。
上述氧化铝纤维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
1)、按重量称取相应原料组分,混合搅拌成料浆,使料浆呈流动性;
2)、将料浆倒入环形模具内,利用振动台振动或手持搅棒捣弄模具内的浆料,使浆料内的气泡充分排除,浆料密实,然后静止凝固;
3)、凝固出模,在室温下干燥20小时,再入80℃烘箱干燥26小时;
4)、将干燥后的环形坯体放入窑炉内加温至1300℃,保温4小时即可出炉
实施例2
一种氧化铝纤维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氧化铝纤维100份、高铝矾土熟料20份、铝酸钙水泥5份、聚醋酸乙烯酯乳液5份、氧化铝微粉10份,硅溶胶2份,次氯酸钠5份、淀粉10份。
上述氧化铝纤维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
1)、按重量称取相应原料组分,混合搅拌成料浆,使料浆呈流动性;
2)、将料浆倒入环形模具内,利用振动台振动或手持搅棒捣弄模具内的浆料,使浆料内的气泡充分排除,浆料密实,然后静止凝固;
3)、凝固出模,在室温下干燥24小时,再入80℃烘箱干燥32小时;
4)、将干燥后的环形坯体放入窑炉内加温至1300℃,保温5小时即可出炉。
实施例1和2相对于传统隔热材料,其隔热性能显著提高。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宇龙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宇龙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9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