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多胺化合物调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方法和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531543.5 申请日: 2016-07-07
公开(公告)号: CN107582566B 公开(公告)日: 2021-06-22
发明(设计)人: 时玉舫;王莹;杨茜;曹巍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1/132 分类号: A61K31/132;A61K35/15;A61K45/06;A61K38/50;A61P25/28;A61P37/02;A61P43/00
代理公司: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代理人: 崔佳佳;马莉华
地址: 20003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通过 化合物 调控 自身免疫 性疾病 方法 组合
【说明书】:

发明提供通过多胺化合物调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方法和组合物。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经过多胺化合物处理的巨噬细胞以及相应的细胞制剂,以及通过上调体内精氨酸酶水平的组合物或者下调体内精氨酸水平的组合物。本发明的制剂和组合物可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能通过显著减少炎性细胞浸润,下调促炎性的细胞因子水平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细胞浸润与脱髓鞘程度,降低多发性硬化发病率和减轻病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多胺化合物调控自身免疫的方法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 system,CNS)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病,是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紊乱进而导致神经髓鞘和轴索发生炎性损害,主要由于免疫细胞穿越血脑屏障后引起的炎症、脱髓鞘、神经胶质过多症等造成神经信号传导受阻。病变呈多灶性,累及白质、视神经、脊髓传导束、脑干和小脑。患者常伴有疲劳、肢体无力、痉挛状态、感觉障碍、疼痛、小脑共济失调、震颤、视力障碍、眼肌麻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心理障碍,涵盖了从脊髓到大脑皮质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导致的各种症状,并伴随着病情加重和缓解的反复发作过程。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MS在全球的患者超过200万例,北美洲约有40万例患者,在我国约有6.5万例患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通常多发于20~40岁年龄段的人群,正值对社会和家庭起主要贡献的时期,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并且25年后大约有50%的患者会永久瘫痪。因为其发病率较高,慢性病程并倾向于年轻人罹患,所以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到目前为止,该病的诱因及发病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推测,该病可能是由于遗传易感个体在受到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神经免疫过程。多发性硬化名称中的多发性除了暗示基因环境诱发的多样性,同时也表明了在发病过程中复杂多样的细胞类群参与其中。

目前对于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的治疗实验大多基于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只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疾病的症状,并不能使疾病得到治愈。现在经过FDA批准可用于治疗MS的药物主要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978年),免疫调节剂干扰素IFN.β1b(Betaseron,1993年)、IFN.β1a(Avonex,1996年;Rebif,1997年)、glatiramer acetate(Copaxone,1997 年),主要用于复发型MS治疗。米托蒽醌(Mitoxantrone,2000年)用于进展型MS的治疗,具有延缓病程进展的作用。单克隆抗体那他珠单抗(Natal izumab)为获FDA批准的第6个MS治疗药物。

但是,所有这些药物都有显著的局限性,临床对照研究证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泼尼松、环磷酰胺和干扰素对改善临床和MRI病损作用良好。其中皮质类固醇激素长期使用副作用大,不能改变病程,而且对于病残程度及恶化率并无作用。在抗炎因子的干预下,患者从每次发作中恢复的速度加快。但在急性恶性型MS,大部分患者抗炎治疗是无效的;少数患者疗效仅能维持1个月余。目前,米托蒽醌是用于进展型或恶化型MS的治疗药物,但长期使用造成严重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出血、粘膜炎和胃炎。而其他各种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他汀类药物等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有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类新的有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药物及其治疗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

(a)巨噬细胞;(b)多胺化合物,其中所述的多胺化合物选自下组:腐胺、亚精胺、精胺、或其组合;和(c)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巨噬细胞来自人或非人哺乳动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巨噬细胞是自体或异体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1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