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挂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3554.7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93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简建明;侯书林;王风磊;胡国永;散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挂式 马铃薯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挂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作物,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各国广泛种植。据统计,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马铃薯种植广泛、种植面积大,人工收获马铃薯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效率也低;同时为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人们引进了覆膜种植技术,但是,在马铃薯增产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残膜污染,人工捡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回收率也不高。目前,马铃薯的种植收获面临这两大问题。
目前,马铃薯收获机技术得到相应的发展,典型的代表有中机美诺公司生产的中农机美诺系列1700和171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残膜回收机的典型代表有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制的LM-3.2型残膜回收机。然而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与残膜回收装置只是单独针对相应问题,并不能够同时进行马铃薯的收获与残膜回收作业。
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与残膜回收装置只是单独针对相应问题,并不能够同时进行马铃薯的收获与残膜回收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挂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能够直接装在马铃薯收获机上,能同时实现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背挂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包括车轮13、车箱14、支撑架15、集膜箱3,其中,车轮13设置在车箱14下部,支撑架15固装在车箱14后部上端面,支撑架15宽度和车箱14宽度相同,集膜箱3固装在车箱14上,并与支撑架15固接,还包括拾膜装置和卸膜板5,其中,
拾膜装置包括主动轮1、动力传送带2、从动轮11、拨动轮、拨齿8、拾膜杆6和背挂圆盘7,其中,车箱14前端布置减速器17,减速器17的动力输入端设置减速器输入轴18,减速器17的动力输出端设置主动轴16,主动轴16的一端设置主动轮1,从动轮11与主动轮1位于车箱14的同侧,主动轮1和从动轮11之间通过动力传送带2传动连接;
拨动轮包括拨动轮轴41、拨动轮盘42和拨动杆43,拨动轮轴41与拨动轮盘42一体成型,拨动轮盘42通过其中心的短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架15的一侧,指向拨动轮盘42圆心的拨动杆43固接在拨动轮盘42的圆周外缘上,拨动轮轴41在与从动轮11同侧的一侧布置拨动轮带轮9,拨动轮轴41和拨动轮带轮9是双联结构,固接在一起,从动轮11和拨动轮带轮9之间通过传动V带10传动连接;
在以背挂转盘7为中心的圆周上均匀固接有多个指向背挂转盘7的中心的拨齿8,背挂圆盘7通过其中心的短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5的横杆上,多根拾膜杆6均匀的固接在背挂圆盘7的圆周外缘;
拨动杆43和拨齿8啮合;
卸膜板5包括垂直边51、平行边52和圆弧边53,卸膜板5通过其平行边52固接在支撑架15的上端面前部,卸膜板5与支撑架15的宽度相同,卸膜板5的垂直边51与背挂圆盘7的半径相同,圆弧边53位于设置在车箱14上的拨动轮的相对侧,卸膜板5在垂直于背挂转盘7的方向上形成拱形。
所述拾膜杆6为6根。
所述拨动杆43为8根,所述拨齿8为24个。
张紧轮12与主动轮1位于车箱14的同侧,张紧轮12位于主动轮1和从动轮11之间,主动轮1和从动轮11之间的动力传送带2的外侧绕过张紧轮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背挂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适用性强、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安装,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操作方便,能同时实现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背挂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背挂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背挂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的另一侧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动轮2动力传送带3集膜箱
41拨动轮轴 42拨动轮盘 43拨动杆
5卸膜板6拾膜杆7背挂圆盘
8拨齿9拨动轮带轮10传动V带
11从动轮 12张紧轮 13车轮
14车箱 15支撑架 16主动轴
17减速器 18减速器输入轴 51垂直边
52平行边 53圆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3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菜种植用智能松土浇水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碎茬、开沟联合耕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