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水沥青路面用冷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5025.0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曹东伟;范勇军;张艳君;李明亮;许斌;郭宇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沥青路面 用冷补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沥青路面用冷补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排水沥青路面用冷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集料90‑110份、乳化沥青7‑20份、水性乳液0.1‑20份。利用本发明所述冷补料施工简单方便,可使路面修补部位具有雨天排水、降噪、抗滑功能,并且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能适应各种行车荷载,行车平稳、舒适特点,保证了排水沥青铺装使用品质并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沥青路面用冷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应急维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群众出行质量需求不断升级,交通建设也愈加突显“安全环保”、“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大孔隙特征的排水沥青路面铺装因为具有排水、抗滑性能高、噪音低、抑制水雾、防止水漂、减轻炫光等突出优点,达到了现有沥青路面技术中的“顶端路用性能”,成为实现道路表面特性品质飞跃的最佳路面形式,已经成为未来提升道路安全功能和服务品质的主要趋势之一。
排水沥青路面的修补养护是一种新的路面修补方式,但目前使用的修补料无法满足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抗滑、降噪等多方面性能兼顾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沥青路面用冷补料,使用后可使修补部位具有雨天排水、降噪、抗滑功能,并且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能适应各种行车荷载,行车平稳、舒适特点,保证了排水沥青铺装使用品质并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水沥青路面用冷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集料90-110份、乳化沥青7-20份、水性乳液0.1-20份。优选地,所述排水沥青路面用冷补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集料90-95份、乳化沥青8-10份、水性乳液4-6份。
本发明所述排水沥青路面用冷补料中,所述集料的级配方式为:粒径在10mm~14mm的碎石占集料总通过率的30~60%,粒径在5mm~10mm(不包含5mm)之间的碎石占集料总通过率的30~40%,粒径在3mm~5mm(不包含3mm)之间的碎石占集料总通过率的2~10%,粒径不大于3mm的碎石占集料总通过率的8~20%。本申请发明人经大量实验发现,集料的级配方式对养护材料的性能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在不断优化筛选后确定本发明所述集料采用上述方式级配。由此所述级配方式的集料与乳化沥青、水性乳液按照特定比例配伍后得到的冷补料具有理想的骨架孔隙性结构,孔隙率达到15-25%,在此孔隙结构标准下,所得冷补料才具有排水、抗滑性能高、噪音低、抑制水雾、防止水漂、减轻炫光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排水沥青路面用冷补料中,所述集料选自石灰岩、辉绿岩或玄武岩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排水沥青路面用冷补料中,所述乳化沥青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1)将水、乳化剂混合,在55-65℃下搅拌,混匀得均一乳液;
(2)将沥青加热至120-160℃;
(3)将加热后的沥青倒入所得均一乳液中进行乳化,乳化时间为2~5min,即得;
其中,所述沥青:水:乳化剂的重量比为40-80:25-60:1-3;优选50-53:40-45:1.8-2。
本发明所述排水沥青路面用冷补料中,所述水性乳液选自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和/或水性环氧树脂乳液。
其中,所述水性聚氨酯乳液为水性聚氨酯的乳化液或分散液,其固含量为30%-70%。
其中,所述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为水性丙烯酸树脂的乳化液或分散液,其固含量为3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5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