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杆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35408.8 | 申请日: | 201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1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瓮安鑫产园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37 | 分类号: | A23K10/37;A23K10/12;A23K20/105;A23K20/158;A23K20/163;A23K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04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杆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动物饲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养殖业大国,伴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饲料工业也快速发展,每年,我国的饲料工业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饲料、蛋白饲料、维生素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等饲料原料,也就意味着,占用了相当一部分种植和养殖资源,而且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增长,饲料行业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一方面就畜禽饲料生产而言,夏季畜禽饲料中油脂易氧化变质,贮藏是大难题。畜禽快速生长导致畜禽产品品质下降,产品中胆固醇含量高。因而,延缓夏季饲料油脂氧化速度和降低畜禽产品中胆固醇含量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另一方面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加工历史悠久,年产茶已达 200 多万吨,但以初产品为主,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率不到5%。而且,我国茶叶加工生产的碎茶、茶叶深加工生产的茶杆以及夏秋茶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都被当作工业废料抛弃,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的大多牲畜饲料加工复杂、成本高、使用效率低、保质期短、营养成分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杆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加工简单、成本低和使用效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按照重量计,由茶杆20-30份、复合油脂10-20份、单甘酯5-10份、乳酸锌6-10份、蔗糖15-20份、黑曲霉1-3份和酸杆菌1-3份组成。
前述的茶杆饲料,按照重量计,茶杆25份、复合油脂15份、单甘酯7份、乳酸锌8份、蔗糖15份、黑曲霉2份和酸杆菌2份组成。
前述的茶杆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茶杆与黑曲霉和酸杆菌混合发酵2-4天,制得A品;
(2)将发酵后所得的A品烘干4-6小时、粉碎,制得B品;
(3)将烘干后的所得的B品加入复合油脂、单甘酯、乳酸锌和蔗糖,均匀搅拌即得。
前述的茶杆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茶杆与黑曲霉和酸杆菌混合发酵3天,制得A品;
(2)将发酵后所得的A品烘干5小时、粉碎,制得B品;
(3)将烘干后的所得的B品加入复合油脂、单甘酯、乳酸锌和蔗糖,均匀搅拌即得。
前述的茶杆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油脂为猪油和大豆油以质量1:1的比例混合后制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饲料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实施,而且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 本发明制得饲料富含乳化脂肪、茶多酚、乳酸、乳酸锌等活性物质,对养殖动物具有提高免疫力、提高采食、促进消化、刺激生长、降低产品胆固醇和改善肉质等功效。饲料利用效率高,而且饲料保质期长,安全环保。
3.本发明制得的茶饲料较大改善牲畜的肉质品质,增强牲畜本身的抵抗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
一种茶杆饲料,按照重量计,由茶杆20-30份、复合油脂10-20份、单甘酯5-10份、乳酸锌6-10份、蔗糖15-20份、黑曲霉1-3份和酸杆菌1-3份组成。
所述的茶杆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茶杆与黑曲霉和酸杆菌混合发酵2-4天,制得A品;
(2)将发酵后所得的A品烘干4-6小时、粉碎,制得B品;
(3)将烘干后所得的B品加入复合油脂、单甘酯、乳酸锌和蔗糖,均匀搅拌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2。
一种茶杆饲料,按照重量计,由茶杆25kg、复合油脂15kg、单甘酯8kg、乳酸锌8kg、蔗糖18kg、黑曲霉2kg和酸杆菌2kg份组成。
所述的茶杆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茶杆与黑曲霉和酸杆菌混合发酵3天,制得A品;
(2)将发酵后所得的A品烘干5小时、粉碎,制得B品;
(3)将烘干后所得的B品加入复合油脂、单甘酯、乳酸锌和蔗糖,均匀搅拌即得。
所述复合油脂为猪油和大豆油以质量1:1的比例混合后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瓮安鑫产园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瓮安鑫产园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54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