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钢尾渣资源化回收利用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9634.3 | 申请日: | 201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79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武;杨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立武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杨先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钢 资源 回收 利用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资源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炼钢尾渣资源化回收利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钢渣是炼钢排出的渣,依炉型分为转炉渣、平炉渣以及电炉渣;排出量约为粗钢产量的15%~20%;主要由钙、铁、硅、镁和少量铝、锰、磷等的氧化物组成;主要的矿物相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钙镁橄榄石、钙镁蔷薇辉石、铁铝酸钙以及硅、镁、铁、锰、磷的氧化物形成的固熔体,还含有少量游离氧化钙以及金属铁、氟磷灰石等。有的地区因矿石含钛和钒,钢渣中也稍含有这些成分。钢渣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因炼钢炉型、钢种以及每炉钢冶炼阶段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
目前,钢铁企业多会采用选矿工艺回收钢渣中部分铁,产出两种产物:渣选富铁矿以及尾渣,其中渣选富铁矿返回冶炼系统,继续回收其中的金属铁,剩余的尾渣尚未有经济合理的处理方式,目前多是堆存,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
因此,如何提供一套能够对炼钢尾渣进行有效地回收利用的方法或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钢尾渣资源化回收利用方法,该方法能够将炼钢尾渣加工成多种有用产品,应用于水泥以及建筑等行业,部分种类的产品还可以返回钢铁冶炼系统再次冶炼,以回收其中的金属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经济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炼钢尾渣资源化回收利用方法的系统。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炼钢尾渣资源化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炼钢尾渣用颚式破碎机破碎;
2)将步骤1)中经所述颚式破碎机破碎后的尾渣用冲击式破碎机进行破碎与整形处理;
3)将步骤2)中经所述冲击式破碎机破碎整形后的尾渣送去1号振动筛进行15mm级别粒径的筛分处理,将所述1号振动筛的筛上物返送回所述冲击式破碎机进行再次破碎;
4)将步骤3)中的所述1号振动筛的筛下物送至2号振动筛进行10mm级别粒径的筛分处理,然后将所述2号振动筛的筛上物送入1号干选机进行磁选产出钢渣精粉,然后再将经所述1号干选机磁选后的尾渣用除铁器处理产出颗粒钢,然后将本步骤中经所述除铁器处理后的尾渣送入1号料仓存储;
5)将步骤4)中的所述2号振动筛的筛下物送至3号振动筛进行4.75mm级别粒径的筛分处理,然后将所述3号振动筛的筛上物送入2号干选机进行磁选产出钢渣精粉,然后再将经所述2号干选机磁选后的尾渣用除铁器处理产出颗粒钢,然后将本步骤中经所述除铁器处理后的尾渣送入2号料仓存储;
6)将所述3号振动筛的筛下物送入3号干选机进行磁选产出钢渣精粉,然后再将经所述3号干选机磁选后的尾渣用除铁器处理产出颗粒钢,然后将本步骤中经所述除铁器处理后的尾渣送入3号料仓存储。
优选的,所述尾渣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6.0%~8.0%的SiO2;12.5%~16.5%的Al2O3;18.5%~25%的Fe2O3;39%~42%的CaO;5.5%~10.5%的MgO;0.3%~0.5%的S;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的炼钢尾渣资源化回收利用方法的系统,包括用于对尾渣进行粗碎的颚式破碎机;
还包括用于对尾渣进行破碎整形的冲击式破碎机;
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冲击式破碎机产出的15mm级别粒径的尾渣进行筛分的1号振动筛、用于对所述冲击式破碎机产出的10mm级别粒径的尾渣进行筛分的2号振动筛、用于对所述冲击式破碎机产出的4.75mm级别粒径的尾渣进行筛分的3号振动筛;
还包括用于盛装粒径为10mm-15mm尾渣的1号料仓、用于盛装粒径为4.75mm-10mm尾渣的2号料仓、用于盛装粒径为0-4.75mm尾渣的3号料仓;
还包括对破碎整形后的尾渣进行磁选产出钢渣精粉的1号干选机、2号干选机以及3号干选机;
还包括若干个对所述1号干选机、2号干选机以及3号干选机磁选后的尾渣进行处理产出颗粒钢的除铁器;
还包括用于将经所述颚式破碎机破碎后的尾渣送至所述冲击式破碎机的进料口的0号皮带运输机组;
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冲击式破碎机产出的尾渣送至1号振动筛的1A号皮带运输机组、用于将所述1号振动筛的筛上物返回送至所述冲击式破碎机的进料口的1B号皮带运输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立武,未经杨立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9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