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膜及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9865.4 | 申请日: | 201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1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郭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二次 电池 | ||
1.一种隔离膜,包括:
多孔聚合物基材;以及
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层包括:
陶瓷颗粒;以及
粘结剂;
所述陶瓷颗粒包括勃姆石;
所述粘结剂包括具有反应性的异氰酸酯功能基团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反应性的异氰酸酯功能基团的化合物含有活性的-NCO或所述具有反应性的异氰酸酯功能基团的化合物解封后产生活性的-NC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反应性的异氰酸酯功能基团的化合物选自化合物Ⅰ、化合物Ⅰ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一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化合物Ⅱ、化合物Ⅰ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二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化合物Ⅲ、化合物Ⅰ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三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化合物Ⅳ、化合物Ⅰ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二化合物以及含有活性氢的第三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化合物Ⅴ、化合物Ⅰ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一化合物以及含有活性氢的第三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化合物Ⅵ、化合物Ⅰ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一化合物以及含有活性氢的第二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化合物Ⅶ、化合物Ⅰ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一化合物以及含有活性氢的第二化合物反应以及含有活性氢的第三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化合物Ⅷ、化合物Ⅰ形成的自聚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
n≥2;
R1选自碳原子数为3~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以及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烷基中的一种;
所述含有活性氢的第一化合物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基乙烷、季戊四醇、山梨醇、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有活性氢的第二化合物选自苯酚、α-己内酰胺、甲醇、乙醇、乙基硫醇、萘硫酚、氢氰酸、N-甲基苯胺、丙酮肟、丁酮肟、环己酮肟、丙二酸二乙酯、甲乙酮肟、乙酰丙酮、亚硫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有活性氢的第三化合物选自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丙二醇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基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盐、烷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化合物Ⅱ中,化合物Ⅰ中的活性的-NCO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一化合物中的活性氢的摩尔比大于1;
在化合物Ⅲ中,化合物Ⅰ中的活性的-NCO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二化合物中的活性氢的摩尔比大于等于1;
在化合物Ⅳ中,化合物Ⅰ中的活性的-NCO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三化合物中的活性氢的摩尔比大于1;
在化合物Ⅴ中,化合物Ⅰ中的活性的-NCO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二化合物中的活性氢以及含有活性氢的第三化合物中的活性氢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等于1;
在化合物Ⅵ中,化合物Ⅰ中的活性的-NCO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一化合物中的活性氢以及含有活性氢的第三化合物中的活性氢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1;
在化合物Ⅶ中,化合物Ⅰ中的活性的-NCO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一化合物中的活性氢以及含有活性氢的第二化合物中的活性氢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等于1;
在化合物Ⅷ中,化合物Ⅰ中的活性的-NCO与含有活性氢的第一化合物中的活性氢、含有活性氢的第二化合物中的活性氢以及含有活性氢的第三化合物中的活性氢的总和的摩尔比大于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聚四氢呋喃醚多元醇、四氢呋喃-环氧丙烷共聚物多元醇、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物多元醇、四氢呋喃-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共聚物多元醇、乙二醇-环氧丙烷共聚物多元醇、丙二醇-环氧丙烷共聚物多元醇、乙二醇-环氧乙烷共聚物多元醇、丙二醇-环氧乙烷共聚物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化合物Ⅰ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98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