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混凝土混合式结构地下箱型管廊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0036.8 | 申请日: | 201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3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战福军;盛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121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混合式 结构 地下 箱型管廊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钢-混凝土混合式结构地下箱型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顶板(101)、底板(102)和两侧板(103)拼装形成箱型管节(104),该箱型管节(104)沿轴向拼装形成箱型管廊;其中,所述箱型管节(104)的轴向棱边处设有混凝土纵柱(105),所述顶板(101)或底板(102)的两端设有混凝土横柱(106)、所述侧板(103)的两端设有混凝土立柱(107),该混凝土横柱(106)和混凝土立柱(107)首尾相接形成框型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混合式结构地下箱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纵柱(105)与混凝土横柱(106)或混凝土立柱(107)之间榫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混合式结构地下箱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横柱(106)的侧壁上开设用于容纳顶板或底板端部的第一凹槽(108),且该第一凹槽(108)与顶板和/或底板的横截面形状相吻合;或所述混凝土立柱(107)的侧壁上开设用于容纳侧板端部的第二凹槽(109),且该第二凹槽(109)与侧板的横截面形状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混合式结构地下箱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纵柱(105)的侧壁上开设用于容纳顶板、底板或侧板另一端部的第三凹槽(110),且该第三凹槽(110)与顶板、底板或侧板的纵截面形状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混合式结构地下箱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1)、底板(102)或侧板(103)的四边分别具有连接法兰(111),该连接法兰(111)首尾连接形成框式法兰,所述混凝土纵柱(105)和混凝土横柱(106)、或混凝土纵柱(105)和混凝土立柱(107)之间通过预埋件与该框式法兰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混合式结构地下箱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2)和两侧板(103)拼装成敞口式箱型管节,其中,所述侧板(103)轴向端部设有混凝土纵柱(105),并在混凝土纵柱(105)上铺设预埋件,所述顶板(101)的轴向端部向外延伸设有连接板(112),该连接板(112)与混凝土纵柱(105)通过预埋件拼装连接。
7.一种钢-混凝土混合式结构地下箱型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一体式箱型框架(113),该箱型框架(113)由混凝土纵柱(105)混凝土横柱(106)以及混凝土立柱(107)构成,在混凝土纵柱(105)、混凝土横柱(106)和混凝土立柱(107)围成的空间内设有板片(114),该板片(114)和箱型框架(113)拼装形成箱型管节(104),该箱型管节(104)沿轴向拼装形成箱型管廊;其中,混凝土纵柱(105)构成箱型管廊的纵梁,混凝土横柱(106)和混凝土立柱(107)形成框型骨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混凝土混合式结构地下箱型管廊,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箱型管节(104)轴向,在板片(114)的两侧边间隔设置垂直于板片表面的钢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钢-混凝土混合式结构地下箱型管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预备用于制作板片(114)的板材和/或管材;
B、预备可拼成箱型形状的内、外模板;
C、按设计数量及间距沿箱型管节(104)的轴向、在板片(114)的两侧边间隔设置垂直于板片表面的钢筋;
D、将设有钢筋的板片(114)布设于内、外模板之间,往内、外模板内填充混凝土;
E、待混凝土凝固后,拆卸内、外模板,形成一体式箱型框架(113),该一体式箱型框架(113)与板片(114)拼装得到钢-混凝土混合式结构地下箱型管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混合式结构地下箱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纵柱(105)由上混凝土分柱和下混凝土分柱相互卡合而成,其中,上下混凝土分柱的纵截面形状与顶部或底板的波形截面形状相一致,同时在上下混凝土分柱之间设置预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400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