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条机牵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9837.0 | 申请日: | 201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2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锋;朱辉;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卓怡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22 | 分类号: | D01H5/22;D01H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条 牵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条机牵伸装置。
背景技术
并条机的作用是改善条子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种类或不同品质的原料混和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和比。并条机由喂入部分、牵伸部分、成条部分和一些自动装置等组成。目前,几乎所有的新型并条机的牵伸装置均采用了压力棒曲线牵伸,压力棒曲线牵伸的实质就是在主牵伸区的第一、第二罗拉间加装一只压力棒,迫使须条行程弯曲通道,构成曲线牵伸。由压力棒产生的附加摩擦力界,导致增强对浮游纤维的控制作用,同时弯曲的通道亦增加了须条的紧密程度,使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加大,有利于纤维的伸直平行度。目前,牵伸部分都利用固定的压力棒进行加压,但是固定的压力棒容易产生积花,并产生纱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条机牵伸装置,利用间歇回转式压力棒曲线牵伸,不但减少了压力棒的积花,而且大大降低了纱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并条机牵伸装置,它包括罗拉机构和间歇回转式压力棒机构,所述罗拉机构包括第一罗拉组件和第二罗拉组件,所述第一罗拉组件包括第一钢质罗拉和第一胶辊,所述第一钢制罗拉和第一胶辊都可转动设置,并且第一钢制罗拉位于第一胶辊的上方,所述第二罗拉组件设置在第一罗拉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罗拉组件包括第二钢质罗拉和第二胶辊,所述第二钢质罗拉和第二胶辊都可转动设置,并且第二钢质罗拉位于第二胶辊的上方,所述间歇回转式压力棒机构设置在第一罗拉组件和第二罗拉组件之间,所述间歇回转式压力棒机构包括压力棒、输出轴、第一轴支座、第二轴支座、单向离合器、滚轮支轴、滚轮、滑动凸轮、支承底座、弹簧、油缸、油缸支座、换向阀、油泵、减压阀、油箱,所述第一轴支座和第二轴支座固定在支承底座上,所述输出轴可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支座和第二轴支座上,所述压力棒设置在输出轴的一端,所述单向离合器设置在输出轴上,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侧设置有滚轮支轴,所述滚轮可转动设置在滚轮支轴的一端,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滚轮支轴,另一端连接支承底座,所述滑动凸轮可滑动设置在支承底座上,滚轮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和滑动凸轮保持贴合,所述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水平固定在油缸支座上,所述油缸支座安装在支承底座上,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滑动凸轮,所述油缸上设置有阀口A和阀口B,所述换向阀上设置有阀口C、阀口D、阀口E、阀口F,所述油缸的阀口A连接换向阀的阀口C,所述油缸的阀口B连接换向阀的阀口D,所述换向阀的阀口E连接油泵的一端,所述油泵另一端连接油箱,所述换向阀的阀口E还连接溢流阀的一端,所述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油箱,所述油缸的阀口F也连接油泵。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底座上还设置有左限位开关和右限位开关。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棉条在第一罗拉组件和第二罗拉组件之间实现牵伸,油泵工作,油箱中的液压油加压后从换向阀进入阀口B,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滑动凸轮向左运动,在滑动凸轮的带动下,滚轮通过滚轮支轴带动单向离合器转动,输出轴回转带动压力棒回转。换向阀换向后,液压油从换向阀进入阀口A,油缸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滑动凸轮向右运动,此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滚轮支轴带动单向离合器反向转动,此时,输出轴不作回转运动,回转式的压力棒有效减少了积花。支承底座上还设置有左限位开关和右限位开关,实现对滑动凸轮左右位置的限位,保证了压力棒的回转角度。本发明利用间歇回转式压力棒曲线牵伸,不但减少了压力棒的积花,而且大大降低了纱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间歇回转式压力棒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罗拉机构,2.间歇回转式压力棒机构,3.第一罗拉组件,4.第二罗拉组件,5.第一钢质罗拉,6.第一胶辊,7.第二钢质罗拉,8.第二胶辊,9.压力棒,10.输出轴,11.第一轴支座,12.第二轴支座,13.单向离合器,14.滚轮支轴,15.滚轮,16.滑动凸轮,17.支承底座,18.弹簧,19.油缸,20.油缸支座,21.换向阀,22.油泵,23.溢流阀,24.油箱,25.缸体,26.活塞杆,27.阀口A,28.阀口B,29.阀口C,30.阀口D,31.阀口E,32.阀口F,33.左限位开关,34.右限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卓怡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卓怡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49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