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光谱漫透射技术黄桃隐性损伤与糖度同时在线检测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58292.X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1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德;吴明明;朱丹宁;胡军;姜小刚;欧阳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84;B07C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谱 透射 技术 隐性 损伤 糖度 同时 在线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隐性损伤与糖度同时在线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黄桃隐性缺陷与糖度同时在线检测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黄桃营养十分丰富,富含多种胡萝卜素、膳食纤维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黄桃食时软中带硬、甜多酸少,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上供不应求。然而由于成熟的黄桃果实表面偏软,因此在人工采摘、包装以及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碰撞、挤压。从而造成隐性损伤,严重影响黄桃的销售和出口。另外,将黄桃按照糖度等级来分选包装,能够适应更大的消费人群,其次,能够提高高档果的市场价值,增加果农的收益,扩大水果出口量。但目前还没有能够快速、无损、准确的同时在线检测黄桃隐性损伤与糖度的方法。传统的人工分选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人工还难以识别隐形损伤的黄桃果实,更不能按照果实的糖度进行分选包装,其次,在人工分选的同时还可能对黄桃产生二次损伤。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无损同时检测黄桃隐形损伤与糖度的方法。
近红外光谱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水果内部及外部的物理化学特性,短波近红外中包含了丰富的样品光谱信息,是分析样品物理化学指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近红外漫透射检测方式中,光谱与探头布置在样品的两侧,光通过样品,最后被探头接收,所以光谱中包含了几乎整个样品的光谱信息,能够更好的反映样品内部的物理化学特征。经检索,目前还没有利用近红外光谱关于黄桃隐形损伤以及糖度同时在线无损的检测文章及专利。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无损、准确的能够同时在线检测黄桃的隐形损伤与糖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漫透射方式可有效抑制杂散光的装置。该装置主视图如附图1(a)所示,图1(b)为俯视图。该装置由光源1、遮光圈3、果杯4、传送链5、透光孔 6、探头7、弹跳爪9这几部分组成。附图1中2为样品,8为果核,黄桃样品如附图1所示放置,能够增加探头接收的光谱信息,克服果核对检测的影响。试验中所用的光谱仪为Ocean Optics公司的QE65000光谱仪,其采集光谱是短波近红外光谱,波长范围为350~1150 nm,光源采用10个12 V、100 W的卤钨灯成一定角度、四周照射分布在样品两侧如附图1所示,探头7位于果杯4底部,在底部接收透过样品的光谱信息,这种四周照射、底部接收的光路的布置,能够获取几乎整个果的光谱信息,比传统的光路布置跟能够减小样品糖度不均匀造成的影响。果杯内装有一圈特殊的软塑料遮光圈,并与透光孔6构成一个特殊的结构如附图2所示,由于果自身的重力作用,能够与该特殊结构形成一个密封的结构,从而挡住绝大部分杂散射光,通过透光孔6进入探头7被光谱仪所接收。达到抑制杂散光的目的,从而提高模型的稳定性与预测精度。本检测装置的传动部分如附图3所示,驱动齿轮10、编码盘12、2个齿轮都安装在主轴上所示,驱动齿轮68齿,编码盘17齿,驱动齿轮4齿对应编码盘一齿,驱动齿轮每4齿对应4节链条安装一个果盘,即编码盘每转一齿位置,传送链行程为一个果盘位置。在编码盘齿顶2 mm安装霍尔传感器,实现编码盘每转一齿,触发霍尔传感器11,使相应电路发出3.5 V高电平信号,触发光谱仪采集并保存一条光谱。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漫透射方式的黄桃隐性损伤与糖度同时在线检测方法。通过近红外漫透射在线检测装置,采集黄桃隐形损伤果与正常果样品的光谱信息,待采集光谱后进行样品糖度含量测定,最终建立同时在线检测黄桃隐形损伤与糖度的模型。本方法先进行黄桃隐性损伤的检测,通过判别模型将隐形损伤果与正常果分开,再将模型判别的正常果进行糖度含量检测,最终实现黄桃的隐性损伤与糖度同时在线检测。
一种基于近红外漫透射检测方式的黄桃隐性缺陷与糖度同时在线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需要选取试验样品,选取一批表面无损伤的正常果和一批隐性损伤果。采用质量约为0.4 kg的小球从倾角为9°,斜面长度为0.4 m的斜坡上自由滚下,模拟实际生产运输中由于碰撞挤压造成的隐形损伤。从而获取隐性损伤的样本。
(2)每个样品标记缝合面光滑侧与凸起侧两个面,采集赤道部位的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光谱采集条件:光照强度1000W,积分时间80 ms,平均次数,速度5个/秒。照射角度约为45°。光谱采集范围:350~1100nm。采集光谱时,
(3)待采集光谱后需要测量样本的糖度含量,用于后期的模型的建立。
(4)将黄桃样本划分,得到模型的建模集与预测集,建模集与预测集中均包含黄桃的正常果样本与隐形损伤果样品。其中建模集与预测集的样本比例约为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582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业原种筛选除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