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558740.6 申请日: 2016-07-17
公开(公告)号: CN107617049A 公开(公告)日: 2018-01-23
发明(设计)人: 田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 淄博齐鼎立专利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分类号: A61K36/8968;A61P25/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5086 山东省淄博***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失眠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

背景技术

失眠即睡眠失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断断续续不连贯,而过早地醒来,醒后不能再继续睡,有睡眠不足,全身乏力,倦怠感觉,多因健康情况不佳,疼痛、感觉不适,生理节奏被打乱,睡眠环境影响等,也有怕睡眠而失眠的。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中医关于失眠的辨证论治颇为丰富,不少医者从临床实际出发,探求其发生的机理,提出了些新的辨证思路。①从五脏论治 有学者认为失眠症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于肝,波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分脏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中医认为是阴阳失衡,导致阴阳失调,使人机能处于亢奋状态,从而睡不着。②从精神情志论治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 ,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③从昼夜节律论治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提出“因时制宜”治疗失眠。④从心肾相交论治 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疗方案,最终都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 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⑤从肝脾论治,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中医如何全面诊断失眠症,调理失眠中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茯神【别名】 伏神【来源】 为菌类植物药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取茯苓切去白茯苓后,选茯苓中间抱有松根者,除去杂质,晒干。【生境分布】 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 甘;淡;性平。【功能主治】 宁心;安神;利水。主惊悸;健忘;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摘录】 《中华本草》

远志【别名】 葽绕、蕀蒬、棘菀、细草、小鸡腿、小鸡眼、小草根【来源】 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和西伯利亚远志的的根。栽种后第3、4年秋季返苗后或春季出苗前挖取根部,除去泥土和杂质,用木棒敲打,使其松软,抽出木心,晒干即可。去除木心的远志称“远志肉”、“远志筒”。如采收后不去木心,直接晒干者,称“远志棍。”【性味】 辛;苦;性微温。【归经】 心;肝;脾;肾经。【功能主治】 清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惊痫;咳嗽痰多;痈疽发背;乳房肿痛。【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酒调敷。【摘录】 《中华本草》. 。

夜交藤【别名】 棋藤、首乌藤【来源】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的藤茎。夏、秋采割带叶藤茎,或秋、冬采割藤茎,除支残叶,捆成把,晒干或烘干。【性味】 甘;微苦;性平。【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摘录】 《中华本草》。

白带草【别名】雀儿菜、野养菜、米花香荠菜【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碎米荠及弯曲碎米荠的全草。2-5月采集,晒干或鲜用。【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安神;止血。主湿热泻痢;热淋;白带;心悸;失眠;虚火牙痛;小儿疳积;吐血;便血;疔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摘录】 《中华本草》。

麦门冬【别名】 虋冬、不死药、禹余粮【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或沿阶草的块根。【性味】 甘;微苦;寒。【归经】 肺;胃;心经。【功能主治】 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煎汤涂;或鲜品捣汁搽。【摘录】 《中华本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齐鼎立专利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齐鼎立专利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58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