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酰胺类化合物的应用,含其的萃取组合物及萃取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0045.3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袁承业;李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26/12 | 分类号: | C22B26/12;C22B3/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王卫彬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酰胺类 化合物 应用 萃取 组合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胺类化合物的应用,含其的萃取组合物及萃取体系。本发明的萃取组合物,其包含N,N‑二(2‑乙基己基)‑2‑甲氧基乙酰胺和稀释剂,但不包含如式A所示中性磷氧化物;本发明的酰胺类化合物或含其的萃取组合物能够从含锂卤水中萃取和反萃取锂,对含锂卤水的Li的萃取率在81.41%以上;锂镁分配系数高达254以上;用HCl反萃取锂时,反萃取率在92.19%以上,对设备腐蚀性小,且适用于工业化运作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酰胺类化合物的应用,含其的萃取组合物及萃取体系。
背景技术
锂不仅在国防工业中有着重要应用,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特别是在能源领域:6Li和7Li分别是未来核聚变反应堆的燃料和核裂变反应所用重要材料:它作为电池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锂有“21世纪的能源金属”之称。国内外对锂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因此对锂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显得迫在眉睫。
盐湖卤水是锂的重要资源。我国具有丰富的盐湖卤水锂资源,其蕴藏量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卤水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其综合利用及从卤水中分离提取锂的技术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含有高浓度镁、低浓度锂的所谓“高镁锂比”卤水中分离提取锂,是公认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溶剂萃取技术是从溶液中分离提取各种金属的有效技术,它具有分离效率高、工艺和设备简单、操作连续化、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被认为是从“高镁锂比”卤水中提取分离锂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己提出了若干萃取体系及工艺,具体如下:
(1)1967年,Nelli J.R.等发明了一种萃取体系及工艺[1.Nelli J.R.etal.Fr.1,535,818(1967);USP3,537,813(1970).]:在卤水中添加FeCl3作为共萃剂,用80%二异丁酮-20%磷酸三丁酯作为有机相,将Li与Fe以LiFeCl4形式共萃取进入有机相,与水相中大量MgCl2及其他金属分离。该体系对Li的萃取虽具较高的选择性,但用水反萃取产生LiCl和FeCl3混合液,须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磷酸三丁酯体系再次萃取分离Li与Fe,致使工艺冗长、操作繁琐,至今未见其用于工业生产。
(2)1979年,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提出了用单一萃取剂磷酸三丁酯的煤油溶液萃取锂的体系和工艺,从而简化了萃取体系,并于1984年进行了从大柴旦盐湖卤水中萃取锂的半工业试验,于1987年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3.黄师强等,中国发明专利,CN87103431],并获得了授权。但是,该体系中所采用的萃取剂为磷酸三丁酯(TBP),对萃取设备的腐蚀性较强,且在长期运转中磷酸三丁酯不仅在水中溶解损失,而且在酸性介质中容易发生降解,特别是它对用于制作萃取设备的材质的严重溶胀作用限制了其工业大规模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0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烟气除尘灰综合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