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旋流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3391.7 | 申请日: | 201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99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冉云 |
主分类号: | B01D29/58 | 分类号: | B01D29/58;B01D29/9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流过 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 属于雨水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旋流过滤器。
背景技术
雨水径流携带大量的污染物排入城市水系,对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径流污染物输送的非连续性和爆发性都极大的增加了污染控制的难度。但研究表明,雨水径流污染物以SS和COD 为主,而COD又与SS有很好的相关性。所以控制SS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另外,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雨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被合理利用是一种必然选择。
过去常用的雨水生物化学净化设施,其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运行管理复杂,污染物去除在时间上滞后,导致雨水回收率低。现有的物理过滤净化设施又存在易堵塞,维护费用高,且只能去除大颗粒污染物,雨水回收率低等问题。
用于石油、污水处理等行业的旋流过滤器是将旋流与过滤相结合,兼具旋流器无运动部件、操作方便等优点,又引入了过滤机理。要处理的液体从旋流过滤器上部进入,沿着锥形过滤网向下旋流,透过过滤网的液体作为净化物进行收集利用,含有大颗粒的物质的混合液沿着滤网滑落底部,混合液作为污染废液从旋流过滤器底部排除。如果直接将现有的旋流过滤器直接应用于雨水处理收集,其排除的污染废水含水率过高,废水排量大,该废水通常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大排量的废水加重污水处理的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雨水旋流过滤器,它能降低废水的排量,减轻后续的污水处理负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第一圆筒,第一圆筒内腔装有第一过滤网,进水管设置在第一圆筒上部,进水管上分设有第一进水支管和第二进水支管,第一进水支管连通第一过滤网内部,在第一圆筒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向外引流的净水出水管,净水出水管连通第一圆筒内壁与第一过滤网围成的空间;第一过滤网内底面设有一开口用管道连通第一圆筒正下方的废水出水管,在第一过滤网内部还设有第二圆筒,在第二圆筒的内腔装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进水支管在第二圆筒顶部并连通第二过滤网内部,第二圆筒的底面开口经第一过滤网下底面与第一圆筒内底面构成的通道与净水出水管连通,第二过滤网的底部空心连通其下方的废水出水管。
旋流过滤器的过滤网内部是废水收集区,不能通过滤网的杂质跌入废水收集区。本发明 由第一圆筒和第一过滤网组成第一级旋流过滤器,再由第二圆筒和第二过滤网组成第二级旋流过滤器,也就是,在第一级旋流过滤器中间的废水收集区再设置第二级旋流过滤器,与现有单独的旋流过滤器相比,增大了雨水过滤面积,提高了大雨量时的雨水净化收水率,相应地,降低了废水出水管的废水排量,即降低了污染废水的含水率;同时,本发明 将第二级旋流过滤器设置在第一级旋流过滤器中间的废水收集区,有效利用了空间,不增加体积和占地面积。
因此,本发明 具有如下的优点:1、提高了雨水净化收水率;2、降低了废水排量;3、体积和占地面积不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 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进水管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第一圆筒;2.第一过滤网;3.进水管;31.第一进水支管;32.第二进水支管;4.净水出水管;5.废水出水管;6.第二圆筒;7.第二过滤网;8.分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 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有第一圆筒1,第一圆筒内腔装有第一过滤网2,进水管3设置在第一圆筒1上部,进水管3上分设有第一进水支管31和第二进水支管32,第一进水支管31连通第一过滤网2内部,在第一圆筒1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向外引流的净水出水管4,净水出水管4连通第一圆筒1内壁与第一过滤网2合围的空间;第一过滤网2内底面设有一开口用管道连通第一圆筒1正下方的废水出水管5,在第一过滤网2内部还设有第二圆筒6,在第二圆筒6的内腔装有第二过滤网7,第二进水支管32在第二圆筒6顶部并连通第二过滤网7内部,第二圆筒6的底面开口经第一过滤网2下底面与第一圆筒1内底面构成的通道与净水出水管4连通,第二过滤网7的底部空心连通其下方的废水出水管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冉云,未经徐冉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33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