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活体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加长激活剂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563449.8 申请日: 2016-07-15
公开(公告)号: CN107616986A 公开(公告)日: 2018-01-23
发明(设计)人: 盛明山 申请(专利权)人: 盛明山
主分类号: A61K36/074 分类号: A61K36/074;A61P39/06;A61P4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4023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人体 活体 细胞 染色体 端粒 长度 加长 激活剂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人体基因治疗技术的应用,通过加长人体活体细胞染色体端粒的长度,治疗各种人体细胞衰老性疾病,实现人体组织器官原位再生,并可以以加长人体活体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的方式延长人体寿限。

背景技术

2009年,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W.Greider)以及杰克.绍斯塔克(JackW.Szostak)共同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为人类长寿和抗衰老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长生不老是人类矢志不渝追求的一个梦想,早在2千多年前的秦朝,秦始皇就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乘楼船入海,寻求长生不死之药。时间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在长生抗衰老研究方面逐渐获得了一些突破,特别是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盛明山诊所的盛明山医师,在临床开展中医中药长生抗衰老研究,历经20余年,终于获得了重大发现和突破,盛明山医师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当人体细胞衰老或受损衰亡时,衰老细胞由于求生机制会大量分泌产生高活性的端粒酶,力求增加细胞染色体的端粒长度,促进细胞再生或修复受损的细胞组织,但是,在正常情况下,高量端粒酶和高活性端粒酶并不能逆转人体活体内细胞染色体的端粒长度,即使部分逆转成功,也由于人体基因屏障的干预,被及时阻止和修正,使得机体维持正常的细胞衰老更新机制,以往在动物实验或离体细胞实验中所呈现的端粒酶增加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的过程无法在人体活体上直接重现,那么,怎样才能在人体活体上增加活体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实现人体细胞再生和长生呢?盛明山医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打开人体基因屏障,消除人体基因屏障对端粒酶逆转人体活体内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的干预,同时,使用中药(或西药)调控位于染色体3q.26.3的基因信息(端粒操纵基因),触发细胞产生和激活端粒酶逆转录酶,促使端粒酶加长细胞染色体的端粒长度,这一机制和过程在人体活体上得到了证实,因而,从细胞层级真正实现了人类长生的目标,提高了人体的生命寿限。

原本只在人体生殖细胞中存在的端粒酶逆转加长端粒的机制,现在经过盛明山医师临床实验证实,也存在于人体其他组织的细胞中,至此,端粒酶逆转加长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这一机制,我们已经清楚了在人体活体组织中的过程,与离体细胞的实验室实验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和区别,人体基因屏障的干预、端粒操纵基因和端粒酶逆转录酶的激活作用非常关键;其次是端粒酶的数量与加长后的端粒长度之间的关系,临床研究观察到的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端粒酶的数量、活性与加长后的端粒长度之间没有相关性,端粒酶逆转录酶与加长后的端粒长度之间也没有相关性,那么,加长后的人体细胞端粒TTAGGG六聚体序列重复数量是否是随机的呢?或者与什么相关呢?由于盛明山医师采用单一组方实施细胞染色体端粒中药加长技术,在几年内的临床观察结果一直是恒定的减数半倍增,也就是说只能增加人体寿限20~50年,直到2015年才有所突破,实现了减数倍增和减数多倍增,这也使人们不难想象人体确实存在着一个生命时间寄存 器(细胞分裂计数器),它将人体细胞更新的历程精确地记录了下来,并保存在染色体3q.26.3的基因中,当我们用中药(或西药)调控位于染色体3q.26.3的基因信息(端粒操纵基因),触发细胞产生和激活端粒酶逆转录酶时,其中也携带了决定TTAGGG六聚体序列重复数量的指令信息,因此,调控人体生命时间寄存器(细胞分裂计数器)的出口参数信息,就可以决定活体细胞端粒最终加长的TTAGGG六聚体序列实际重复数量,盛明山医师的这一重大发现,为我们调控人体活体细胞染色体的端粒长度,实现人类长寿限和长生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细胞染色体端粒与细胞老化和人体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胞愈老,其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端粒与细胞老化呈负相关;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复序列;当细胞端粒的功能受损时,出现衰老;而当端粒缩短至关键长度后,衰老加速,临近死亡。

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W.Greider)以及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共同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端粒酶可以把DNA复制的缺陷填补起来,藉由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明山,未经盛明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3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