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驱动耦合模式的含PDMS基片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66971.1 | 申请日: | 2016-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0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珍;干宁;李天华;雷克微;丁青青;任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驱动 耦合 模式 pdms 微流控 芯片 装置 | ||
1.基于双驱动耦合模式的含PDMS基片的微流控芯片装置,该装置的结构包括微流控芯片,该微流控芯片的结构包括相互贴合装设在一起的基片和盖片,该微流控芯片其试样液流进样端与该试样液流流动的终端相互远离,该进样端与该终端之间的距离介于3厘米与10厘米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基片其材质是聚二甲基硅氧烷材质,该基片其表面是原生形态的表面,该原生形态的表面其意思指的是没有经过任何表面化学修饰或任何表面化学改性的该材质的原生形态的表面,该装置的结构还包括链环式电磁夹具,该链环式电磁夹具其结构中共有六个环节,所述环节均呈条状、杆状或棒状,各相邻环节相互铰接形成链环,该链环其外形轮廓呈六边形环状结构,该六边形环状结构的每个顶角其结构位置均为铰接结构位置,该六边形环状结构其中的两个处于对边位置的环节其材质是导磁性材质,该六边形环状结构的余下四个环节其材质均是非磁性材质,所述非磁性材质指的是对外加磁场没有强烈响应的材质,该导磁性材质的两个环节之中的一个环节上缠绕有励磁线圈,该缠绕有励磁线圈的环节在其励磁线圈的两侧近邻位置上各装设有一个导磁性材质的极靴,共有两个所述极靴,该两个极靴均指向另一个导磁性材质的环节,该另一个导磁性材质的环节其表面上贴附固定装设有微型超声波换能器,依托电磁吸合力量的该链环式电磁夹具套接定位在该微流控芯片其所述终端的邻近位置,以及,高频振荡电讯号传输电缆,该高频振荡电讯号传输电缆的一端与该微型超声波换能器连接在一起;该链环式电磁夹具提供了一个方便该装置拆解的功能;该微型超声波换能器其主要功能是在微流控芯片实际进样测试时,利用所述进样端以及所述终端与该微型超声波换能器装设位置之间的距离差异以及其所感受到的超声波强度上的差异,诱导形成所述进样端其界面张力与所述终端其界面张力之间的差异,该微流控芯片该两端之间的界面张力差异会在该微流控芯片的该两端之间形成压力差异,该压力差异会驱动试样溶液向所述终端流动;柔软并具弹性的该聚二甲基硅氧烷材质的基片其功能包括以其对超声波强烈吸收的性质,对超声波进行强烈吸收,并藉此在该微流控芯片该终端到该进样端之间的有限的短距离之内实现超声波强度的快速递减;以及,微泵,该微泵与该进样端连接,该微泵是内置的微泵或外置的微泵;该微泵的功能是,以该微泵的机械性泵送力量来与该超声波诱导的所述两端之间的界面张力差异其所带来的驱动力量互相支持、互相调适、互相耦合,以协同运作的方式汇聚成一股驱动试样液流向所述终端方向流动的力量;所述盖片及基片其厚度均介于1.0毫米与5.0毫米之间;以及,许多的二氧化硅颗粒,该许多的二氧化硅颗粒填充在该微流控芯片的管道内,所述管道其管腔被该许多的二氧化硅颗粒所填满,该二氧化硅颗粒其粒径范围介于10微米与200微米之间,该二氧化硅颗粒是二氧化硅晶态颗粒、二氧化硅玻璃颗粒或二氧化硅成分其所占重量百分比在80%以上的无机玻璃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驱动耦合模式的含PDMS基片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其材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驱动耦合模式的含PDMS基片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氧化硅颗粒其粒径范围介于100微米与200微米之间,所述管道其内径范围介于500微米与1000微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驱动耦合模式的含PDMS基片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结构还包括高频振荡电讯号发生器,所述高频振荡电讯号传输电缆其另一端与该高频振荡电讯号发生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驱动耦合模式的含PDMS基片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型超声波换能器其额定超声波发射功率介于2毫瓦与9000毫瓦之间,该微型超声波换能器其在运行时所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是介于100KHz与12MHz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69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