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油加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7277.1 | 申请日: | 201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9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乔爱军;杨玖坡;吴德飞;李浩;范传宏;孙丽丽;刘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5/02 | 分类号: | C10G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浩然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油加氢 降压 轻油 催化剂消耗量 固定床反应器 沸腾床加氢 升压 加氢反应 加氢组合 能量利用 能量损失 在线加氢 装置能耗 组合工艺 工艺流程 常规的 沸腾床 分馏 加氢 离线 收率 | ||
1.一种重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原料油和氢气混合并在加热炉加热后进入沸腾床反应器与第一加氢催化剂接触进行第一加氢反应,得到第一加氢产物;使所述第一加氢产物进入沸腾床热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沸腾床热高分气体和沸腾床热高分液体;
(2)使所述热高分气体进入淋洗塔下部,与淋洗油逆流接触进行洗涤,从淋洗塔的塔顶和塔底分别得到轻油馏分和塔底油;
(3)使所述轻油馏分与补充氢进入固定床在线加氢反应器与第二加氢催化剂接触进行第二加氢反应,得到第二加氢产物;使所述第二加氢产物进入固定床热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得到固定床热高分气体和固定床热高分液体;
(4)使所述固定床热高分液体进入固定床热低压分离器得到固定床热低分气体和固定床热低分液体,使固定床热低分液体进入常压分馏塔进行常压分馏,得到气体、石脑油、柴油和加氢蜡油;
(5)使所述沸腾床热高分液体中的一部分返回至所述沸腾床反应器进行所述第一加氢反应,使其余部分的沸腾床热高分液体进入沸腾床热低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沸腾床热低分气体和沸腾床热低分液体;
(6)使所述沸腾床热低分液体进入减压蒸馏塔进行减压蒸馏,得到减压蜡油和塔底尾油;
(7)使所述减压蜡油:
(i)作为步骤(2)中的所述淋洗油进入所述淋洗塔的上部,并且使从所述淋洗塔塔底得到的所述塔底油与步骤(1)所述的原料油及氢气混合后进入所述加热炉加热,
(ii)作为循环油与步骤(3)中所述轻油馏分及补充氢一起进入固定床在线加氢反应器进行所述第二加氢反应,和/或
(iii)作为稀释油进入步骤(1)中所述沸腾床热高压分离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固定床热高分气体依次进行脱硫处理和膜分离处理,得到循环氢,使所述循环氢与新氢混合后升压得到补充氢,使所述补充氢分别进入所述沸腾床反应器的入口和所述固定床反应器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床反应器为依次串联的第一沸腾床反应器和第二沸腾床反应器,其中该方法包括:
使原料油和氢气混合并在加热炉加热后进入所述第一沸腾床反应器与所述第一加氢催化剂接触进行所述第一加氢反应得到级间加氢产物;使所述级间加氢产物进入级间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级间分离液体和级间分离气体;
使所述级间分离液体与补充氢混合后进入所述第二沸腾床反应器,与所述第一加氢催化剂接触进行所述第一加氢反应,得到所述第一加氢产物,使所述第一加氢产物进入所述沸腾床热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所述沸腾床热高分液体和所述沸腾床热高分气体;
使所述沸腾床热高分液体中的所述一部分返回至所述第二沸腾床反应器入口,与所述级间分离液体和补充氢混合后进入所述第二沸腾床反应器进行所述第一加氢反应;
使所述沸腾床热高分气体与所述级间分离气体一起进入所述淋洗塔下部进行所述洗涤;
其中,在所述第一沸腾床反应器和所述第二沸腾床反应器中进行的所述第一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床反应器为上流式固液气三相沸腾床反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为5.0MPa-25.0MPa,反应温度320℃-500℃,体积空速为0.1h-1-2.0h-1,氢油体积比为300-15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为5.0MPa-20.0MPa,反应温度250℃-450℃,体积空速为0.3h-1-5.0h-1,氢油体积比为300-20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氢催化剂和第二加氢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各自独立地为还原态的Ni、Mo、W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活性组分以氧化物计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72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