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橡胶射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7893.7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82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桢堂;温英才;舒浩梅;牛立龙;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毓(宁波)油压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0 | 分类号: | B29C45/10;B29C45/17;B29C45/40;B29C33/58;B29C33/7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橡胶 射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射出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指全自动橡胶射出机。
背景技术
橡胶射出机是一种将橡胶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再将熔融橡胶加压射入模具中,并固化成型的机器设备。现有的橡胶硫化机,一台机器只能使用一套模具,这便造成了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另外,目前生产过程中,脱模剂的喷洒以及模具的清理仍需要人工来完成,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也阻碍了生产自动化的发展,因此现有橡胶射出机的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能够两副模具交替更换来完成生产,且能够自动清扫模具和喷洒脱模剂的全自动橡胶射出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全自动橡胶射出机,包括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控制箱,底座上装配有入料机构、注射机构、合模机构以及脱模机构,入料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承料盘;脱模机构主要包括有脱模支架、脱模钩板、预热热盘以及模具交换区,脱模支架内设置有上层轨道和下层轨道,脱模机构的模具交换区与所述合模机构连接配合,上层模具组和下层模具组利用模具交换区内完成交替;脱模钩板的中停位置旁设置有用于检测模具是否需要清扫的清扫检测探头,该清扫检测探头旁设置有模具清扫刷;脱模机构的拍料位置旁设置有脱模剂上喷嘴和脱模剂下喷嘴。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脱模钩板设置于所述模具交换区的上方,脱模钩板装配于钩板导柱上,脱模钩板的上方设置有拍料板,拍料板与拍料油缸相配合;脱模钩板在所述钩板导柱上,上升过程中在中部停留,清扫检测探头对模具是否需要清扫进行检测。
上述的预热热盘与热盘油缸相配合,热盘油缸安装于热盘油缸安装板上,热盘油缸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脱模支架上。
上述的合模机构的中部设置有模具拖板,该模具拖板与主油缸相配合;合模机构的上部设置有射座油缸和射出油缸。
上述的射座油缸的数目为二个,二个射座油缸分别设置于射座油缸安装板的其中一条对角线的两端。
上述的射出油缸的数目为二个,二个射出油缸分别设置于射出油缸安装板的其中一对对边的中心。
上述的脱模机构内设置有废料盒。
上述的入料机构包括有相连接的入料盒和入料螺杆,入料盒上设置有入料口。
上述的注射机构、合模机构以及脱模机构独立控制。
上述的承料盘呈倾斜设置。
本发明全自动橡胶射出机,其脱模机构主要包括有脱模支架、脱模钩板、预热热盘以及模具交换区,脱模支架内设置有上层轨道和下层轨道,脱模机构的模具交换区与所述合模机构连接配合,上层模具组和下层模具组在所述模具交换区内完成交替;通过设置模具交换区能够实现两副模具的交替使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脱模钩板的中停位置旁设置有用于检测模具是否需要清扫的清扫检测探头,该清扫检测探头旁设置有模具清扫刷;脱模机构的拍料位置旁设置有脱模剂上喷嘴和脱模剂下喷嘴;其能够实现模具的自动清扫和脱模剂的自动喷洒,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能够有效减少劳动力和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脱模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底座1、控制箱2、入料机构3、入料盒31、入料口31a、入料螺杆32、注射机构4、合模机构5、模具拖板51、射座油缸52、射座油缸安装板52a、射出油缸53、射出油缸安装板53a、脱模机构6、脱模支架61、脱模钩板62、钩板导柱62a、中停位置62b、预热热盘63、热盘油缸63a、热盘油缸安装板63b、模具交换区64、上层轨道64a、下层轨道64b、上层模具组65、下层模具组66、拍料板67、拍料油缸67a、拍料位置67b、废料盒68、清扫检测探头71、模具清扫刷72、脱模剂上喷嘴81、脱模剂下喷嘴82、承料盘9。
如图1至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毓(宁波)油压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毓(宁波)油压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7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油缸滑块自锁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电缆附件用硅橡胶快速注胶装置及注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