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电容耦合的电路及AMOLED显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72460.0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4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兴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电容 耦合 电路 amoled 显示 | ||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小电容耦合的电路及AMOLED显示电路。本发明在电容的负极处于悬浮状态时,第一节点的电压会发生变化,通过在第一节点的电压发生变化后的一预设时间后,利用第一控制信号使得第一MOS管导通,使得第一节点的电压能够跟随第一控制信号,以对第一节点的电压变化进行补偿,从而减小电容耦合效应带来的显示质量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小电容耦合的电路及AMOLED显示电路。
背景技术
AMOLED(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显示电路,包括多个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以及驱动各个显示器件点亮的驱动电路。
但是驱动电路中通常包括一电容,当该电容处于悬浮状态时,电容的一端的处于悬浮状态时,电容一端的电压会随着与之连接的MOS管的栅极电压变化而变化,从而产生电容耦合(coupling)效应,进而影响OLED显示器件的发光亮度,使得AMOLED显示电路的画素质量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减小电容耦合的电路及AMOLED显示电路。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小电容耦合的电路,所述电路包括:
电容,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电容的正极与一供电电压源连接;
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容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容的负极形成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一MOS管的控制端接入一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MOS管的第二端与一初始化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控制端接入一第二控制信号;
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初始化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MOS管的第二端连接;以及
所述电容的负极处于悬浮状态时,且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发生变化后的一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MOS管导通,所述第二MOS管截止;
其中,所述第二MOS管和所述第三MOS管为同一沟道类型的MOS管。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件为OLED显示器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MOS管、所述第二MOS管和所述第三MOS管均为PMOS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节点选择性地接入一数据信号,以使所述电容的负极处于非悬浮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
第四MOS管,所述第四MOS管第一端选择性地与所述供电电源端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第二端接入一数据信号,所述第四MOS管的控制端接入第三控制信号;
第五MOS管,所述第五MOS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MOS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
第六MOS管,所述第六MOS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MOS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三控制信号;
第七MOS管,所述第七MOS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MOS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
其中,所述电容的负极处于悬浮状态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跟随所述第三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2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稳定的合抱梁柱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组合型钢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