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提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79557.4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5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罗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F16L3/11;G06F17/5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管道 弹簧 吊架 预埋件 资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垂直管道支吊架预埋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提资方法。
背景技术
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是管道常用的一种支吊架类型,其承担管道在垂直方向上的荷载,允许管道在垂直方向产生位移。在混凝土结构的发电厂厂房中,工艺管道的支吊架必须生根在固定于混凝土中的预埋件上。根据电力设计分工,预埋件的位置、大小、荷载由工艺专业提资给结构专业,结构专业根据提资进行预埋件的详细设计。虽然电力设计已经进入三维设计时代,但目前的三维软件还不具有预埋件提资的功能,预埋件设计(包括大小和位置)均为设计人员在人脑中完成,但相似的支吊架较多,人的重复工作量大,对于工艺专业来说预埋件提资所耗费时间越占工艺总提资时间的60%以上,工作效率非常低,以1000MW核电机组为例,汽轮机厂房内大越有3000余块预埋件,人工提资耗时巨大,提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提资方法,能够提高预埋件提资效率,实现全自动智能提资。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提资方法,双杆弹簧吊架包括管部、设置于所述管部上的两个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的根部,根部为三脚架,三脚架包括水平支撑杆和斜撑杆,包括以下步骤:
(A)、在三维软件中建立好管道模型和所有结构件模型,确定支吊点位置,并将支吊点的荷载和管道运行温度输入至三维软件中,所述三维软件内导入有支吊架设计标准;
(B)、设定以支吊点作为起始点的搜索区域,并在搜索区域内搜索出所有结构件;
(C)、根据支吊点的荷载、管道的温度和搜索区域内的结构件,按照设定的判定条件对支吊架设计标准中管部、连接件和三脚架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进行判断,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
(D)、按照设定的优先规则对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进行优先对比,确定双杆弹簧吊架的最终设计方案;
(E)、在三维软件中建立双杆弹簧吊架的三维模型;
(F)、根据双杆弹簧吊架的三脚架型号自动生成预埋件。
在三维软件中实现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的智能计算、自动生成预埋件,减少设计人员的手工劳动,明显提高预埋件提资效率,而且减少提资过程中人为的差错,降低设计企业的生产成本。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的是,设定两个连接件的间距为C,max(1、5B,B+600mm)>C>d+2r,其中d为垂直管道的外径,r为用于包裹在垂直管道上的保温层的厚度,B为根据垂直管道的外径在支吊架设计标准获取的推荐值,所述设定的判定条件对两组判定组合形式进行判断,每组判定组合形式均包括管部、其中一个连接件以及与该连接件对应的三脚架,在步骤(C)中,所述设定的判定条件为:若在搜索区域内搜索到梁,执行步骤(C1);若在搜索区域内搜索到厚度大于400mm的板,执行步骤(C2);
(C1)、如果支吊点位于梁底的正下方,则执行步骤(a1),否则执行步骤(a2);
(a1)、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的管部、连接件和三脚架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并将满足第一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一条件为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其中H为水平支撑杆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的最小长度;
(a2)、所述梁为混凝土梁,三脚架生根区域在梁上,若梁侧边沿至管部中心的水平距离P满足第二条件,则执行步骤(b1),否则执行步骤(b2),所述第二条件为0<P<50mm;
(b1)、根据支吊点的荷载和梁侧边沿至管部中心的水平距离P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三脚架,并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的管部、连接件和已获取的三脚架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将满足第二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二条件为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其中,H为水平支撑杆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的最小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95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