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廓环面蜗杆副的变参数复合修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80227.7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2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平;槐崇飞;孔祥伟;邵立军;席晨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廓环面 蜗杆 参数 复合 方法 | ||
1.一种直廓环面蜗杆副的变参数复合修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蜗杆加工坐标系组
①蜗杆动坐标系
②蜗杆静坐标系
③刀座动坐标系
④刀座静坐标系
步骤二:确定蜗杆加工坐标系组内各个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蜗杆动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与蜗杆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相重合;
②刀座动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与刀座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相重合;
③蜗杆的回转中心线与蜗杆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相重合;
④刀座的回转中心线与刀座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相重合,且刀座在刀座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方向上具有直线运动自由度;
⑤蜗杆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与刀座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相垂直,其公垂线段记为且公垂线段与蜗杆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方向一致,而蜗杆在加工过程中的工艺中心距记为ad,且
步骤三:确定蜗杆在加工过程中的工艺中心距
工艺中心距的计算公式为ad=a+Δa,式中,ad为工艺中心距,a为蜗杆副中心距,Δa为中心距修形量;
步骤四:确定蜗杆与刀座之间的工艺传动比
工艺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为i1d=i12+Δi,式中,i1d为工艺传动比,i12为蜗杆副传动比,Δi为传动比修形量;
步骤五:确定刀座的高度修形量
刀座高度修形量记为Δb,其为蜗杆转角的函数,即其表达式为
其中,式中,α为蜗轮分度圆压力角,为蜗杆转角,i12为蜗杆副传动比,Δb为刀座高度修形量,为蜗杆包围蜗轮工作半角,为刀刃直线标称角度,b0、b1均为常数,b0的建议取值范围为-0.1b2~0.25b2,b1的建议取值范围为0.01b2~0.1b2,其中,b2为蜗轮齿宽;
当Δb为正值时,刀座动坐标系的原点Od位于处于水平位置的蜗杆副中间平面下方;当Δb为负值时,刀座动坐标系的原点Od位于处于水平位置的蜗杆副中间平面上方;
步骤六:在刀座上安装直线刃车刀,按步骤三至五设置的修形参数,开始进行蜗杆螺旋面的车削加工过程,直至完成蜗杆的修形加工;
步骤七:准备进行蜗轮的滚齿加工,首先准备一把加工用环面滚刀,滚刀的产形面与步骤六中得到的修正型蜗杆的螺旋面相一致,再将滚刀和蜗轮安装到滚齿机上;
步骤八:建立蜗轮加工坐标系组
①蜗轮动坐标系
②蜗轮静坐标系
③滚刀动坐标系,其沿用蜗杆动坐标系
④滚刀静坐标系,其沿用蜗杆静坐标系
步骤九:确定蜗轮加工坐标系组内各个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滚刀动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与滚刀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相重合;
②蜗轮动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与蜗轮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相重合;
③滚刀的回转中心线与滚刀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相重合;
④蜗轮的回转中心线与蜗轮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相重合;
⑤滚刀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与蜗轮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相垂直,其公垂线段记为且公垂线段与滚刀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方向一致,滚刀在滚刀静坐标系的单位基底矢方向上具有直线运动自由度;
步骤十:设定滚刀加工蜗轮过程中的工艺传动比为蜗杆副传动比i12,设定滚刀加工蜗轮结束后满足等于蜗杆副中心距a;
步骤十一:开始进行蜗轮的滚齿加工过程,直至完成蜗轮的滚齿加工,然后将加工好的蜗杆和蜗轮进行装配,进而得到变参数复合修正型的直廓环面蜗杆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802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