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模式自适应手动黄油枪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82112.1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3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名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12 | 分类号: | F16N3/12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6 | 代理人: | 李浩成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自适应 手动 黄油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常用的机械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模式自适应手动黄油枪,属于工具类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油枪是一种常用的机械维修工具,常用来对机械设备进行黄油注入的工作,但是常规的黄油枪在使用时通常无法对流量和压力进行控制,这就无法满足不同的适用场合下的使用要求,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控制流量和压力的黄油枪。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式自适应手动黄油枪,其通过设置有不同的液压系统,实现了黄油枪使用过程中低压大流量和高压小流量两种模式自由切换的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模式自适应手动黄油枪,包括储油桶、活塞拉杆和拉杆座、手托和手柄、手动活塞、连杆、泵体和喷嘴、储油桶活塞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油桶安装在泵体一侧;所述的活塞拉杆同轴滑动安装在储油桶中,活塞拉杆一端同轴安装有拉杆座,活塞拉杆另一端安装有挡环,挡环外侧设置有手托;所述的储油桶活塞同轴安装在活塞拉杆上,并位于拉杆座后部;所述的弹簧安装在活塞拉杆上,弹簧一端压紧储油桶活塞,弹簧另一端压在活塞拉杆的挡环上;所述的手动活塞安装在泵体上部,并与泵体内部相通;所述的连杆一端铰接安装在泵体一侧,连杆另一端铰接安装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中部与手动活塞上部相互铰接安装;所述的喷嘴安装在泵体一侧,并与泵体内部相通;储油桶活塞与储油桶接触的外圆周上安装有O形密封圈;
所述的泵体内部的液压系统如下所述:所述的手动活塞与泵体之间形成两个腔室,分别为上部大腔和下部小腔;所述的上部大腔通过管路与储油桶相连,管路中间安装入口单向阀一,油路方向从储油桶到上部大腔;所述的下部小腔通过管路与储油桶相连,管路中间安装入口单向阀二,油路方向从储油桶到下部小腔;所述的上部大腔通过管路与喷嘴相连,管路中间安装出口单向阀一,油路方向从上部大腔到喷嘴;所述的下部小腔通过管路与喷嘴相连,管路中间安装出口单向阀二,油路方向从下部小腔到喷嘴;所述的喷嘴与储油桶通过管路相连,管路中间安装高压溢流阀,达到设定压力后,喷嘴处与储油桶相连通;所述的手动活塞的上部大腔与储油桶之间设置有液压换向阀,当达到设定压力后,液压换向阀将手动活塞的上部大腔与储油桶相连通;手动活塞的上部大腔和出口单向阀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低压溢流阀,达到设定压力后,手动活塞的上部大腔和储油桶相连通。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设置不同的液压系统,实现了黄油枪使用过程中低压大流量和高压小流量两种模式自由切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隐藏部分零部件后的整体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泵体内部的液压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储油桶;2-活塞拉杆;3-手托;4-手柄;5-手动活塞;6-连杆;7-喷嘴;8-泵体;9-拉杆座;10-O形密封圈;11-储油桶活塞;12-弹簧;13-入口单向阀一;14-入口单向阀二;15-液控换向阀;16-高压溢流阀;17-出口单向阀二;18-出口单向阀一;19-低压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双模式自适应手动黄油枪,包括储油桶1、活塞拉杆2和拉杆座9、手托3和手柄4、手动活塞5、连杆6、泵体8和喷嘴7、储油桶活塞11和弹簧12。储油桶1安装在泵体8一侧;所述的活塞拉杆2同轴滑动安装在储油桶1中,活塞拉杆2一端同轴安装有拉杆座9,活塞拉杆2另一端安装有挡环,挡环外侧设置有手托3。储油桶活塞11同轴安装在活塞拉杆2上,并位于拉杆座9后部。弹簧12安装在活塞拉杆2上,弹簧12一端压紧储油桶活塞11,弹簧12另一端压在活塞拉杆的挡环上。手动活塞5安装在泵体8上部,并与泵体8内部相通。连杆6一端铰接安装在泵体8一侧,连杆6另一端铰接安装有手柄4,手柄4中部与手动活塞5上部相互铰接安装。喷嘴7安装在泵体8一侧,并与泵体8内部相通。储油桶活塞11与储油桶1接触的外圆周上安装有O形密封圈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名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海门名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82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