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煤复合基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82282.X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0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中;李娟;黄冬艳;李新洋;石美;李佼;郭彩阳;张良;刑兴;刘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348 | 分类号: | C01B32/348;C01B3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复合 活性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污泥和煤为主要原材料的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污泥产量呈现出逐年显著增加的趋势。通常,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体等,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污泥处理处置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传统的污泥焚烧、卫生填埋等处置方法相比,将污泥制备成具有经济价值的活性炭,不仅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无害化,而且制备的活性炭可用来处理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具有十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由于污泥含碳量较低、灰分较高,利用污泥制备的活性炭通常比表面积相对较小,吸附性能较差。煤具有较高的含碳量,是活性炭制备最常用的原材料之一,同时由于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如果将煤与污泥复配制备活性炭,可以有效改善污泥含碳量低、灰分高的缺点,从而提高所制备的活性炭的性能,拓展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污泥-煤复合基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煤含碳量较高的特点,提高原材料的含碳量,制备出具有较高性能的活性炭。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污泥-煤复合基活性炭的主要原材料由污泥和煤组成;原材料中污泥是指市政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所占比例为50%-80%;原材料中煤可以为无烟煤、烟煤及褐煤,所占比例为20%-50%。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污泥-煤复合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污泥和煤分别经105℃干燥、研磨;
(2)将步骤(1)中的干燥粉碎后的污泥和煤按照质量比为1:1~4:1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物;
(3)将步骤(2)所述的原料混合物按固液比为1:4加入到1~7 mol/L氯化锌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在常温下浸渍24小时,离心去除上清液,在105℃烘干,得到中间产物;
(4)将步骤(3)所述的中间产物放入管式电阻炉中,以氮气作为保护气,在温度为400~800℃下炭化活化15~120 min,加热速率控制在5~10℃/min,制得活性炭初级样品;
(5)将步骤(4)所述的活性炭初级样品经盐酸洗涤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将产品烘干、研磨后即得到污泥-煤复合基活性炭。
本发明可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污泥制备成具有经济价值的活性炭,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本发明将煤与污泥复配制备活性炭,有效利用了煤含碳量高的优势,提高了原材料的含碳量,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污泥为市政污水处理厂经消化后的脱水污泥,使用的煤为大同烟煤。
实施例1
1)将污泥在105℃条件下干燥,研磨过筛,保留200目以下的污泥颗粒;
2)将大同烟煤在105℃条件下干燥,研磨过筛,保留200目以下的污泥颗粒;
3)将干燥粉碎后的污泥和大同烟煤按照质量比为1:1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物;
4)将步骤3)中的原料混合物按固液比(m/v, g/ml)为1:4加入到3 mol/L氯化锌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在常温下浸渍24小时,离心去除上清液,在105℃烘干,得到中间产物;
5)将步骤4)所述的中间产物放入管式电阻炉中,以氮气作为保护气,在温度为500℃下炭化活化30 min,加热速率为10℃/min,制得活性炭初级样品;
6)将步骤5)所述的活性炭初级样品先用3 mol/L盐酸洗涤5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将产品烘干、研磨即得到污泥-煤复合基活性炭;
所得污泥-煤复合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857 m2/g。
实施例2
1)将污泥在105℃条件下干燥,研磨过筛,保留200目以下的污泥颗粒;
2)将大同烟煤在105℃条件下干燥,研磨过筛,保留200目以下的污泥颗粒;
3)将干燥粉碎后的污泥和大同烟煤按照质量比为1:1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物;
4)将步骤3)中的原料混合物按固液比(m/v, g/ml)为1:4加入到5 mol/L氯化锌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在常温下浸渍24小时,离心去除上清液,在105℃烘干,得到中间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82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色注塑模具
- 下一篇:鼓型橡胶护舷的抽芯导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