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OvXDM系统译码方法、装置及OvXDM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85883.6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5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汇思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杨毅宇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ovxdm 系统 译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适用于OvXDM系统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节点的累加支路测度;
根据计算得到的累加支路测度进行译码;
其中,任意一节点的累加支路测度通过以下步骤计算:
对前一时刻节点向后扩展L个节点,以得到长度为L的分段数据流的全部支路,其中L为大于1的整数;分别计算长度为L的分段数据流各条支路的测度,以得到各支路的分段路径测度;
比较所述各支路的分段路径测度,以选取最小测度;
将所述最小测度除以L,以得到当前时刻节点的平均支路测度;
将当前时刻节点的平均支路测度加上前一时刻节点的累加支路测度,以得到当前时刻节点的累加支路测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OvXDM系统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当前时刻节点的平均支路测度加上前一时刻节点的累加支路测度时,先将前一时刻节点的累加支路测度乘以一权重因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OvXDM系统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因子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9且小于等于1。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OvXDM系统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vXDM系统为OvTDM系统、OvFDM系统、OvCDM系统、OvSDM系统或OvHDM系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OvXDM系统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OvXDM系统为OvTDM系统或OvFDM系统时,支路长度L小于或等于系统的重叠复用次数;当所述OvXDM系统为OvCDM系统时,支路长度L小于或等于系统的编码支路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OvXDM系统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计算得到的累加支路测度进行译码,包括:从初始时刻的节点开始,每次都选取最小累加支路测度的节点进行扩展。
7.一种适用于OvXDM系统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节点累加支路测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节点的累加支路测度;
译码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累加支路测度进行译码;
其中,节点累加支路测度计算模块包括:
扩展模块,用于对前一时刻节点向后扩展L个节点,以得到长度为L的分段数据流的全部支路,其中L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长度为L的分段数据流各条支路的测度,以得到各支路的分段路径测度;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各支路的分段路径测度,以选取最小测度;
平均支路测度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最小测度除以L,以得到当前时刻节点的平均支路测度;
加法模块,用于将当前时刻节点的平均支路测度加上前一时刻节点的累加支路测度,以得到当前时刻节点的累加支路测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OvXDM系统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重因子模块,用于在加法模块将当前时刻节点的平均支路测度加上前一时刻节点的累加支路测度时,先将前一时刻节点的累加支路测度乘以一权重因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OvXDM系统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因子模块中的权重因子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9且小于等于1。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OvXDM系统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OvXDM系统为OvTDM系统或OvFDM系统时,支路长度L小于或等于系统的重叠复用次数;当所述OvXDM系统为OvCDM系统时,支路长度L小于或等于系统的编码支路数。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OvXDM系统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模块包括最小累加支路测度扩展模块,用于从初始时刻的节点开始,每次都选取最小累加支路测度的节点进行扩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汇思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汇思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858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陆运集装箱冷机
- 下一篇:压缩喷射跨临界CO2循环冷热联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