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翻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0836.0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0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刚;张福玲;王德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达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翻孔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板料冲压件上,常常有翻孔(通常用于孔边缘翻成竖立边或做螺纹底孔用)与翻边(外边缘翻成竖立边)的工艺。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是现代冲压生产的核心技术,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正在不断追求生产高效、安全可靠。而传统的汽车翻孔模具在翻孔加工时,一方面结构复杂,冲压孔的精度不可控,同时容易导致下模垫板发生形变,影响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翻孔模具通常是采用两幅模具配合工作完成翻孔的工艺,在翻孔的过程中易产生回弹的现象,影响产品的质量,严重时导致后期无法装配,无法保证产品一致性,同时增加了残次品的概率和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翻孔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汽车翻孔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位于下模板的上方,所述上模板靠近下模板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底端的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一弹簧柱,所述第一弹簧柱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按压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设有两个上模垫板,所述上模垫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定位销,所述第一通孔和定位销相配合,所述上模垫板的底端安装有翻孔凹模固定板,所述凹模固定板内设有翻孔凹模,且翻孔凹模的一端延伸至凹模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翻孔凹模内固定安装有冲头,所述下模板顶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为空腔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两个下模垫板,所述下模垫板的中间位置设有落料杆,所述下模垫板靠近上模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柱,所述第二弹簧柱与凹模固定板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延伸至第二支撑杆的空腔内,且第二通孔与按压杆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簧柱为二到八个,且等距离间隔于下模垫板顶端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落料杆为中空结构,且落料杆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垫板的上方,所述落料杆的另一端延伸至下模板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冲头的高度大于翻孔凹模的高度,且冲头与落料杆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滑槽与上模垫板相配合,且上模垫板上的定位销延伸至上模板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利用滑槽与上模垫板相互配合,满足对不同型号的汽车加工件进行翻孔,以及第二弹簧柱与凹模固定板的设计有效降低了该模具的成本,防止发生形变,提高了该模具的使用寿命;利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第二通孔和按压杆的设计防止在翻孔过程中回弹的现象,保证了该模具的可靠性,降低了残次品率,大幅度增加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汽车翻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汽车翻孔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板、2滑槽、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下模板、6上模垫板、7凹模固定板、8第一通孔、9冲头、10定位销、11翻孔凹模、12按压杆、13第二弹簧柱、14落料杆、15下模垫板、16第二通孔、17凹槽、18第一弹簧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达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滁州达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90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脚鸡专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压力锅(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