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莓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91278.X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4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龙;周子恒;周宝龙;周佳;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县朱鹮有机产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王艳龙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C05F15/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3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莓 套种 大球盖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莓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事实证明,大面积推广种植大球盖菇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栽培场地广阔,山地、果园、大田均可栽培大球盖菇;其二,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其三,栽培原料主要为稻草、麦秸等秸秆,原料来源丰富,可以作为我国广大农村处理秸秆的一种主要措施,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其四,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4~30℃范围出菇;其五,大球盖菇由于产量高,营养丰富,被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接受。
目前,大多采用利用纯稻草在冬闲田中栽培大球盖菇,由于大球盖菇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仅靠冬闲田利用纯稻草种植大球盖菇,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菇农逐步占用大量优质土地人工栽培大球盖菇,加之栽培原料单一,各种制约因素影响了大球盖菇的栽培推广。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蓝莓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誉为“黄金浆果”。美国最有影响的健康杂志《Prevention》称其为“神奇果”。蓝莓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十大最佳营养食品之一”。由于蓝莓拥有上述其它水果无可比拟的优越品质,因此蓝莓产品在我国和国际市场上已成为人们健康保健品的宠儿。据报道,在蓝莓土壤覆盖管理技术研究方面,美国进行长期、更深入细致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栽培蓝莓时土壤覆盖管理的重要性。部分引进蓝莓的国家,更加注重研究如何通过栽培措施,克服本地不利于蓝莓栽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如日本通过栽培穴土壤改良、高畦栽培和木屑覆盖等措施,在原蓝莓田成功栽培了蓝莓。智利开始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如防晒剂和遮阳网等,研究如何防止强光对北高丛和南高丛蓝莓的灼伤。在50%黑色网下,“莱格赛”(Legecy)和“百里吉大”(Brigitta)品种都会延迟成熟,果实增大。有研究表明,与传统的直接将硫磺粉撒入土壤中,改为将硫酸加入灌溉系统,可以更快速的降低土壤pH值。
秦巴地区是薯蓣皂素的主产区,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染环境严重。目前,从黄姜及穿地龙等根茎类生产皂素的工业方法是:用酸水解原料,再用干燥的水解物提取皂素,酸水解薯蓣皂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COD酸性废水,一般1吨薯蓣皂素产生废渣污水15-20吨,废渣废水中主要成分为硫酸、蛋白质、胶体、可溶性糖分等有机物,pH值在4.0以下;同时,提取皂素后,还产生了大量固体废渣,约占原料总量的20%,由于目前技术条件所限,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渣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企业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首先,蓝莓生长的土壤种类主要有锈斑沙田的酸性土壤,适宜土壤pH值4~5.5,最适土壤pH值为4.0~4.8,通过在蓝莓园套种大球盖菇过程中使用薯蓣皂素酸性废渣废水改良蓝莓栽培土壤,一方面降低了蓝莓土壤改良成本,另一方面,利用了薯蓣皂素废渣废水,解决了企业薯蓣皂素废渣废水处理难题,保护了生态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莓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旨在解决目前蓝莓土壤改造和覆盖费用高,大球盖菇栽培中占用耕地面积大、栽培原料单一,以及废物综合利用不够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莓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蓝莓园区套种大球盖菇,通过采用蓝莓树枝屑、农作物秸秆(水稻、小麦、玉米秸秆等一种或混合)作为辅料,薯蓣皂素生产的废渣废水调节土壤pH值,秸秆覆盖畦床用于出菇的技术生产大球盖菇。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蓝莓树枝屑、农作物秸秆、薯蓣皂素废渣废水,解决了薯蓣皂素废渣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蓝莓土壤改造和覆盖成本,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在不改变蓝莓亩产量的同时生产大球盖菇,蓝莓与大球盖菇形成互补,达到了增产创收的目的。
一种蓝莓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采取蓝莓树枝屑、农作物秸秆、薯蓣皂素生产的废渣酸水为原料,其方法步骤为原料加工、原料浸泡、培养基配制、堆制发酵、栽培季节和场地的选择、场地整理及杀虫、铺料及播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培养基还园处理,具体如下:
(1)原料加工
原料可选用冬夏季修剪下来的蓝莓果树枝条,选用专业的枝条粉碎机械,粒度大小控制在5~10mm,制成蓝莓树枝屑;水稻、小麦、玉米秸秆等一种或混合秸秆切成1cm-3cm小段,制成秸秆短料。
(2)原料浸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县朱鹮有机产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王艳龙,未经洋县朱鹮有机产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王艳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91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