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剥离性优异的离型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02186.7 | 申请日: | 201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3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宫坂洋之;林益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7/06 | 分类号: | B32B7/06;B32B27/14;B32B2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张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离 优异 离型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剥离性优异的离型膜,其剥离力小,在贴合于粘着剂层上的状态下即使经过长时间剥离力也不易变大,且由于向粘着剂层转移的硅酮成分少,不降低贴合的粘着剂层的粘合力。所述离型膜的特征在于,其为在基材膜(1)的至少一个面上,顺次层叠不含微粒的第一离型剂层(2)、含有作为微粒(3)的无机微粒及/或聚合物微粒的第二离型剂层(4)而成的离型膜(5),第一离型剂层(2)的厚度和第二离型剂层(4)的厚度相加的总厚度为0.4~2.0μm,从第二离型剂层(4)的表面上突出的微颗粒(3)的到达顶点的平均突出高度在所述总厚度以上,且第二离型剂层(4)含有硅酮类离型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型膜,该离型膜在具有各种粘合产品和粘着剂层的光学部件中用于粘着剂层的保护。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剥离性优异的离型膜,其剥离力小,在贴合于粘着剂层上的状态下即使经过长时间剥离力也不易变大,且由于向粘着剂层转移的硅酮成分少,不降低贴合的粘着剂层的粘合力。
背景技术
以往,离型膜(也被称作剥离膜)使用于各种用途。其中,广泛使用于制造层叠陶瓷电容器、陶瓷基板等各种陶瓷制电子元件时所使用的生坯片的成形用离型膜,具有在制造偏振片、光学膜、平板显示器等时所使用的粘着剂层的光学部件用离型膜,用于触控面板部件或光学部件之间贴合的、用于光学部件贴合用的粘着剂层的离型膜等。
在制造层叠陶瓷电容器、陶瓷基板等各种陶瓷制电子元件时所使用的生坯片随着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小型化以及大容量化而被薄膜化。从离型膜上剥离生坯片时,离型膜的剥离力大的情况下,由于生坯片破损,因此需求与以往相比剥离力小的离型膜。
另一方面,在作为构成液晶显示器的部件的偏振片、相位差板等光学部件中,使用了用于保护形成于该光学部件上的粘着剂层的离型膜,所述粘着剂层用于光学部件之间或与其他部件的贴合。
该用途所使用的离型膜随着显示器的大型化、偏振片等光学部件以及离型膜的尺寸变大,要求即使剥离面积大也可以轻松剥离。因此,需要与以往相比剥离力小的离型膜。此外,对于用于贴合触控面板的构成部件或光学部件之间的光学部件用粘着剂层,随着平板电脑、平板终端、触控面板等的薄型化,使用凝集力弱的粘着剂层,使薄膜粘着剂层也可以追随光学部件的段差(例如,用于便携式终端的盖板玻璃等的边框印刷的段差等)。然而,在使用凝集力弱的粘着剂层时,若离型膜的剥离力过大,光学部件用粘着剂层则会变形,因此需要与以往相比剥离力小的离型膜。
如此,在陶瓷生坯片的成形用离型膜、以及具有各种粘着剂层的光学部件用的离型膜中,需要与以往相比剥离力小的离型膜。在以以上内容为背景下,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离型膜,其使用含有分子中只具有1个乙烯基的硅酮的固化硅酮。
此外,专利文献2提出了一种离型膜,其在聚酯膜的一个面上施加低聚物的防析出层,在此之上具有含有无溶剂类的加成反应固化性硅酮型离型层,胶带剥离力为15mN/cm以下、且硅酮类成分的转移性评价粘接率为90%以上。
此外,专利文献3提出了一种离型膜,其使用不含官能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等、未添加轻剥离成分的加成反应型硅酮,在50~65℃的环境下进行了20小时以上热处理,丙烯类粘着剂的剥离力为0.15N/50mm以下,残留粘接率为90%以。
在专利文献1~3中均提出了剥离力小、且不使贴合的粘着剂层的粘合力降低的离型膜。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离型膜中,由于使用了含有分子中只具有1个乙烯基的硅酮的固化硅酮,若不使乙烯基完全反应,分子中只具有1个乙烯基的硅酮会转移到粘着剂层,存在使粘着剂层的粘合力降低的担忧。
此外,对于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离型膜,与以往的离型膜不同,设置了低聚物的防析出层。然而,由于使用了无溶剂类的加成反应固化型硅酮,关于剥离性,在以往的离型膜的范畴之内。更进一步,在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离型膜中,通过熟化未添加轻剥离成分的加成反应型硅酮而被轻剥离化。在此情况下,虽是轻剥离,可以得到不使贴合的粘着剂层的粘合力降低的离型膜,但难以进一步减小剥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藤森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藤森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02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