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UZM-8分子筛的催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03013.7 | 申请日: | 201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1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美;石艳春;邢恩会;谢文华;慕旭宏;王卫东;秦凤明;刘强;舒兴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70 | 分类号: | B01J29/70;C07C2/66;C07C15/0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zm 分子筛 催化剂 及其 应用 | ||
一种含UZM‑8分子筛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ZM‑8分子筛,其27Al MAS NMR谱图中55ppm的四配位铝峰面积与49ppm的四配位铝峰面积的比值为3.5~6.0,以其为活性组元的催化剂,在乙烯和苯液相烷基化合成乙苯的反应中,兼顾beta和MCM‑22分子筛的优点,既具有较高活性,又具有高的乙苯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含分子筛的催化剂及其应用,确切地说,是关于一种含UZM-8分子筛的催化剂以及在乙烯苯液相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乙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脱氢生产苯乙烯,进而生产苯乙烯系列树脂如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丙烯腈(SAN)以及丁苯橡胶(SBR)等等。另外,少量的乙苯也用于溶剂、稀释剂以及生成二乙基苯等。近年来,苯乙烯的发展更为迅速,市场对苯乙烯的旺盛需求带动了乙苯产量的持续增长;从1998年到2015年,全球乙苯的需求量将以3.7%的速度增长。工业上,乙苯主要是由乙烯和苯烷基化反应合成的,仅有约2%的乙苯是通过C8馏分的分离方法生产的。
目前,乙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AlCl3法、Alkar气相法、催化蒸馏工艺分子筛气相法以及分子筛液相法等;而前两种方法由于环境污染、腐蚀设备、能耗大等缺点,已被逐步淘汰。自20世纪80年代起,乙苯的生产开始从传统的AlCl3催化剂Friedel-Crafts苯烃化工艺向分子筛催化工艺转变。分子筛催化乙苯合成工艺又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分子筛气相法催化合成乙苯主要的缺点是二甲苯含量高,影响产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分子筛液相法是针对气相法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工艺,由于反应温度低,从而减少了副反应产物的生成量,特别是大大降低了二甲苯的生成量,提高了乙苯产品的品质。目前,液相合成乙苯工艺已实现工业化的催化剂有Y、Beta和MCM-22分子筛催化剂。
Mobli公司Cheng等(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1999,121:53-60.)通过实验对比发现(表1):液相烷基化反应中,Beta分子筛活性最高,乙基化(乙苯、二乙苯、三乙苯合计)选择性99.7%;MCM-22分子筛选择性最好,乙基化选择性达99.9%,乙苯选择性最高,二乙苯等多乙苯生成很少,二乙苯与乙苯生成量之比接近平衡值,而Beta、Y的二乙苯与乙苯生成量之比均大大超过平衡值;Y型分子筛(USY)由于具有超笼而使其活性和选择性均较差,乙基化选择性只有93%。一般来说,Beta分子筛活性最高,MCM-22分子筛乙苯、乙基化选择性最好,Y型分子筛由于其孔道结构中存在超笼,选择性最差、失活较快。
US 6756030B1(2004),US 7268267B2(2007),US 7713513B2(2010)和US20110077442A1(2011)首次报道了以二甲基二乙基氢氧化铵(DEDMAOH)为模板剂合成出具有MWW拓扑结构的UZM-8分子筛,所用的硅源为正硅酸乙酯等完全解聚的硅源,铝源为异丙醇铝。同时,UOP公司对UZM-8分子筛与其他MWW结构分子筛(MCM-22、MCM-49、MCM-56)用于乙烯与苯液相烷基化催化性能进行考察,并发现UZM-8分子筛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及乙苯选择性。由于其所用的硅脂硅源、烷基铝源大大提高了制备成本,使得UZM-8未大规模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030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