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辐射铅钢复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4369.0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0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世超 |
主分类号: | B32B15/01 | 分类号: | B32B15/01;C22C1/10;C22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辐射 复合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辐射铅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辐射铅钢复合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防辐射材料的应用要求和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防辐射材料,是指能够吸收或者消散辐射能,对人体或仪器起保护作用的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防辐射材料在医疗、航天、核能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铅为人类第一种使用的金属,早在7000年前,人类就已经认识铅。铅分布广,容易提取,容易加工,即有很高的延展性,又很柔软,而且熔点低。铅是柔软和延展性强的弱金属,有毒,也是重金属。铅原本的颜色为青白色,在空气中表面很快被一层暗灰色的氧化物覆盖。可用于建筑、铅酸充电池、弹头、炮弹、焊接物料、钓鱼用具、渔业用具、防辐射物料、奖杯和部份合金,例如电子焊接用的铅锡合金。铅是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X射线和γ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
铅板是机械领域常用的板材之一,用金属铅轧制而成的板材,具有很强的耐酸碱,耐酸环境施工、医用防辐射,X光,CT室射线防护、加重、隔音等许多方面,而且是一种比较廉价的防辐射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辐射铅钢复合板。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辐射铅钢复合板,由钢板和铅板焊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铅板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铅粉98-102份、二氧化硅8-12份、稀土氧化物1-4份、耐腐蚀金属粉1-10份。
优选地,所述的稀土氧化物由三氧化二铈、氧化钇、三氧化二钪混合而成,所述三氧化二铈、氧化钇、三氧化二钪的质量比为(1-3):(1-3):(1-3)。
所述的耐腐蚀金属粉由铌粉、锡粉、钒粉混合而成,所述铌粉、锡粉、钒粉的质量比为(1-3):(1-3):(1-3)。
优选地,所述的焊接为爆炸焊接或过渡液相焊接。
优选地,所述的钢板可以为购买或制备得到,也可以采用专利申请号201310002259.5中示例1的方法制备。
优选地,所述的钢板的厚度为3-28mm。
优选地,所述的铅板的厚度为2-18mm。
本发明防辐射铅钢复合板,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成本低廉,防辐射效果好,有较好的防护效果,透明度高,感官效果好,具有长久的耐候性能,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各原料介绍:
铅粉,CAS号:7439-92-1,粒径20-40μm。
二氧化硅,CAS号:7631-86-9,粒径20-40nm。
三氧化二铈,CAS号:1345-13-7,粒径20-40nm。
氧化钇,CAS号:1314-36-9,粒径20-40nm。
三氧化二钪,CAS号:12060-08-1,粒径20-40nm。
铌粉,CAS号:7440-03-1,粒径20-40nm。
锡粉,CAS号:7440-31-5,粒径20-40nm。
钒粉,CAS号:7440-62-2,粒径20-40nm。
实施例1
铅板原料(重量份):铅粉100份、二氧化硅9份、稀土氧化物1.5份、耐腐蚀金属粉3份。
所述的稀土氧化物由三氧化二铈、氧化钇、三氧化二钪按质量比为1:1:1混合均匀得到。
所述的耐腐蚀金属粉由铌粉、锡粉、钒粉按质量比为1:1:1混合均匀得到。
铅板制备:将铅粉置于400℃的加热炉中融化,然后加入二氧化硅、稀土氧化物、耐腐蚀金属粉混合均匀后进行轧制,轧制的开轧温度为310℃、终轧温度为180℃,轧制速度为3m/s,轧制后进行冷却,冷却速度为4℃/s、冷却后的终温度为40℃。铅板厚度为2mm,长度为1000mm,宽度为800mm。
钢板按照专利申请号201310002259.5中示例1的方法制备。钢板厚度为12mm,长度为980mm,宽度为780mm。
防辐射铅钢复合板制备:将钢板和铅板进行爆炸焊接,爆炸焊接按照专利申请号201010592915.8中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得到实施例1的防辐射铅钢复合板。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稀土氧化物由氧化钇、三氧化二钪按质量比为1:1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2的防辐射铅钢复合板。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世超,未经刘世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14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