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液压管路进行循环冲洗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4681.X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69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所明义;陈海生;郭继舟;张芝峰;李少祥;曾强国;杨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冲洗管路 临时管道 油箱 过滤器 阀门设置 旁通阀组 循环冲洗 液压管路 冲洗泵 回油口 进油管 外接 冲洗 方便运输 节能环保 移除系统 油箱出口 出油口 工作泵 回油管 连接点 内循环 入口处 油损耗 进口 流动 出口 检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液压管路进行循环冲洗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除系统的本体工作泵,将外接冲洗泵通过临时管道分别与油箱的出油口、冲洗管路的进油管连接;通过临时管道将冲洗管路的回油管与油箱的回油口连接起来,将过滤器设置于与油箱的回油口连接的临时管道上;旁通阀组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设置于进油管的入口处,第二阀门设置于第一阀门的出口与过滤器的进口之间;将油箱出口阀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都打开,对冲洗管路和临时管道的连接点进行检查;关闭第二阀门,启动外接冲洗泵,使油在冲洗管路和油箱内循环流动,调节旁通阀组中的第一阀门;直至冲洗管路都冲洗合格。冲洗油损耗小,节能环保,方便运输,操作简单,成本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液压管路进行循环冲洗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在社会生产中应用非常普遍,安装过程中的系统冲洗是液压系统安全、正常使用的关键工序,为了快速达到冲洗洁净度要求,普遍的方法是:先将管路系统的油箱和站内的其它系统设备与管道断开,再使用专用的冲洗泵站系统设备(含泵、电机、油箱、站内管路、控制系统等)和临时管道接通需要冲洗的管路,然后启动冲洗油站,开始管道冲洗工作。
此种整体冲洗泵站由于投入成本高、体积大、重量大、油箱体积固定等特点,就造成有些缺点一直不能解决,比如:
1、一次性投入成本高,维护费用高。
2、运输、吊装、存放都不方便,需要大型吊机和较大的场地配合。
3、油箱体积固定就会出现:不管系统大小都需加该冲洗泵站油箱所要求的油量,若是小型液压系统整体冲洗泵过大的话冲洗油远多于本体泵站所需,造成冲洗油的极大浪费,若是大型液压或稀油润滑系统,该油箱又太小,需要时刻关注加油,也会造成浪费和不便。
4、该整体冲洗油站一旦定型,其工作能力范围将确定,对各类管路的适应性不强。
5、整体冲洗泵站体积比本体液压站大,一般无法放在液压站内,需单独指定地点放置,从冲洗站到正式管路的距离就会较远,临时管线就较长,所浪费材料多,对冲洗进度也不利。
由上所述,需要发明一种方法来改变传统冲洗所面临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对液压管路进行循环冲洗的工艺方法,冲洗油损耗小,节能环保,方便运输,操作简单,成本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液压管路进行循环冲洗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移除系统的本体工作泵,将外接冲洗泵通过临时管道分别与油箱的出油口、冲洗管路的进油管连接;
2)通过临时管道将冲洗管路的回油管与油箱的回油口连接起来,将过滤器设置于与油箱的回油口连接的临时管道上;
3)在进油管的临时管道和回油管的临时管道之间安装旁通阀组,旁通阀组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设置于进油管的入口处,第二阀门设置于第一阀门的出口与过滤器的进口之间;
4)将油箱出口阀门和旁通阀组内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都打开,对冲洗管路和临时管道的连接点进行检查;
5)关闭旁通阀组中的第二阀门,启动外接冲洗泵,使油充满冲洗管路中,并在冲洗管路和油箱内循环流动,调节旁通阀组中的第一阀门,将冲洗管路中的油压调节至规定压力;
6)直至冲洗管路都冲洗合格,关闭外接冲洗泵,使油回流到油箱内,拆除外接冲洗泵、临时管道和各种阀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的步骤4)中:对冲洗管路和临时管道的连接点检查后,用压缩空气向冲洗管道和临时管道内进行吹扫,对冲洗管路和临时管道进行检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146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