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器系统及储存单元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9333.1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8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正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颖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3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系统 储存 单元 控制 方法 | ||
一种服务器系统及储存单元的控制方法。该服务器系统包括:多个模块化设备以及连接设备;该些模块化设备由多个储存单元、多个运算单元或两者的组合所组成;该连接设备将该些模块化设备中前一个模块化设备与后一个模块化设备相连,其中,该些模块化设备中的储存单元包括传输接口扩展器,所述传输接口扩展器检测是否连接至前一个模块化设备,并当所述传输接口扩展器连接至所述前一个模块化设备时,设定所述储存单元为从属装置,并且当所述传输接口扩展器并未连接至前一个模块化设备时,所述传输接口扩展器作为储存节点以与外部服务器通信,且连接在所述传输接口扩展器之后的所述储存单元成为所述传输接口扩展器的从属装置。本发明可节省建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控制技术,且特别涉及一种服务器系统及储存单元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以及云端设备来提供服务或者交换信息早已广泛应用于信息产业的各项应用当中。用来提供服务的云端设备主要可分为用于储存数据的储存设备(storage device)以及协助逻辑运算的运算设备(computing device),且厂商通常会分别采购数据设备及运算设备来组成信息机房。由于这两种设备通常都会分别要求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HA)以及冗余性(redundancy)等功能,导致每个设备中可能都具备两个以上的主板或管理组件来进行备援。
然而,近年来已发展出许多丛集中器系统(cluster system)及设备应用架构,例如Hadoop等管理软件,使得上述高可用性及数据备份的相关机制已被管理软件所达成,因此储存设备及运算设备中用来实现高可用性及数据备份的功能的冗余管理组件就显得多余而不被需要。这些多余的管理组件将使云端设备的采购及耗电成本增加,不符合当前节能省电的趋势。此外,目前数据中心的产品设计趋势逐渐以模块式复合功能的高密度储存/运算服务器来取代。此种模块式复合功能的储存/运算服务器可以依照数据中心的需求而改变其功能配置。藉此,厂商如何研发符合当前丛集中器系统结构的云端设备,且同时符合节能省电的趋势,便是亟欲实现的一大目标。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服务器系统及储存单元的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系统及储存单元的控制方法,其藉由储存单元中的序列式SCSI(Serial Attached SCSI;SAS)扩展器来适应性地切换为从属设备或储存节点,藉以有效地降低成本以及耗电量,并提升使用者在操作上的弹性。
本发明的服务器系统包括:多个模块化设备,该些模块化设备由多个储存单元、多个运算单元或两者的组合所组成;以及连接设备,该连接设备将该些模块化设备中前一个模块化设备与后一个模块化设备相连,其中,该些模块化设备中的储存单元包括传输接口扩展器,所述传输接口扩展器检测是否连接至前一个模块化设备,并当所述传输接口扩展器连接至所述前一个模块化设备时,设定所述储存单元为从属装置,并且,当所述传输接口扩展器并未连接至前一个模块化设备时,所述传输接口扩展器作为储存节点以与外部服务器通信,且连接在所述传输接口扩展器之后的所述储存单元成为所述传输接口扩展器的从属装置。
本发明的储存单元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包括多个模块化设备的服务器系统,所述储存单元为所述模块化设备其中之一,且该些模块化设备中前一个模块化设备与后一个模块化设备相连,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是否连接至前一个模块化设备;当已连接至所述前一个模块化设备时,设定所述储存单元为从属装置,以使所述储存单元受控于其他模块化设备;当并未连接至前一个模块化设备时,将所述储存单元设定为储存节点以与外部服务器通信,并且,在连接在所述储存单元之后的模块化设备为其他储存单元时,管理连接在所述储存单元之后的所述其他储存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颖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颖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193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