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件升级的监管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19425.X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5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淼;刘思佩;董枫;徐国爱;郭艳慧;魏仿;刘天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刘芳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件 升级 监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软件升级的监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终端用户对终端上应用的功能需求日渐增多,若对应每一个新增功能需求都采用开发一款全新应用来实现,则会使终端的负担加大,降低终端内存使用效率,同时还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并造成资源浪费。因此,终端应用服务提供商普遍采用在原有应用基础上,添加新的模块和功能,实现移动应用软件的升级,满足不同用户对于移动终端应用适应生活各方面的需求。
为了用户使用的方便,现有技术中往往对应用采取自动升级的手段实现功能的完善及版本的更新,而用户往往对这些更新不予关注,采取直接默认的更新。这样做虽然方便,却会使应用软件升级面临因升级包附带恶意插件导致升级时浪费流量、泄露数据等诸多问题。
因此,在应用自动升级时,如何避免因升级包附带恶意插件导致的浪费流量、泄露数据等恶意行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件升级的监管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自动升级时因升级包附带恶意插件导致的浪费流量、泄露数据等恶意行为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软件升级的监管方法,包括:
获取待监管软件的URL特征向量;其中,上述URL特征向量包括多个URL地址;
从上述多个URL地址中确定指向安装包的第一URL地址,并通过访问上述第一URL地址获取上述安装包;
判断上述安装包是否为上述待监管软件的升级包;
若是,则对上述安装包进行安全性检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根据上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替换上述安装包。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判断上述安装包是否为上述待监管软件的升级包之前,还包括:
判断上述安装包是否完整,得到第二检测结果;
若上述第二检测结果为上述安装包完整,则判断上述安装包是否为上述待监管软件的升级包;
若上述第二检测结果为上述安装包不完整,则根据上述第二检测结果替换上述安装包。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判断上述安装包是否完整,具体包括:
判断访问上述第一URL地址时得到的第一MD5值与根据上述安装包计算出的第二MD5值是否相同;
若是,则确定上述安装包完整;
若否,则确定上述安装包不完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对上述安装包进行安全性检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根据上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替换上述安装包,具体包括:
检测上述安装包中是否存在恶意插件;
若是,则将上述第一检测结果推送给软件提供者,并根据上述软件提供者输入的替换指令替换上述安装包;
若否,则继续存储上述安装包。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获取待监管软件的URL特征向量,具体包括:
对上述待监管软件进行反编译处理,得到反编译代码;
对上述反编译代码执行遍历操作,获取上述URL特征向量。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软件升级的监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确定下载模块、判断模块、检测管理模块;其中;
上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监管软件的URL特征向量;其中,上述URL特征向量包括多个URL地址;
上述确定下载模块,用于从上述多个URL地址中确定指向安装包的第一URL地址,并通过访问上述第一URL地址获取上述安装包;
上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上述安装包是否为上述待监管软件的升级包;
上述检测管理模块,用于当上述判断模块判断上述安装包为上述待监管软件的升级包时,对上述安装包进行安全性检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根据上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替换上述安装包。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判断上述安装包是否为上述待监管软件的升级包之前,判断上述安装包是否完整,得到第二检测结果;
上述检测管理模块,在上述判断模块判断上述第二检测结果为上述安装包完整时,指示上述判断模块判断上述安装包是否为上述待监管软件的升级包;以及,在上述判断模块判断上述第二检测结果为上述安装包不完整时,根据上述第二检测结果替换上述安装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194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包箱用曲面钢化玻璃门
- 下一篇:一种透气防潮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