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天候持续正确工作的RFID双冗余云智能门禁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29314.7 | 申请日: | 2016-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9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汪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天候 持续 正确 工作 rfid 冗余 智能 门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天候持续正确工作的RFID双冗余云智能门禁,尤其针对应用于物流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工业数据采集等,也适用于其他检测场合的需要。
背景技术
在进入仓库时,每个房间有固定的资产,直接使用人工进行盘点,费时费力。直接使用标签对资产进行标记,并使用读写器对设备进行读写并进行记录,并防止丢失。同时对进出人员进行权限登记,防止资产被盗。此时,数据只能在特有的信息处理终端备份,不能随时随地查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工业检测的全天候持续正确工作的RFID双冗余云智能门禁,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
本发明由以下部分组成。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微处理器,2个热释红外传感器模块,2对2束红外栅栏,信息处理终端,显示器,超高频读写器,超高频读写器天线,蜂鸣器,摄像头。系统软件部分包括:主程序,热释红外温度检测程序,红外栅栏检测程序,液晶显示程序,信息处理终端应用程序,云端数据处理程序。采用上述解决方案,解决了在资产管理中、工业数据采集中数据准确度问题,以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全天候持续正确工作的RFID双冗余云智能门禁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全天候持续正确工作的RFID双冗余云智能门禁的组成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1门禁的投光部分,包含红外栅栏的投光器以及超高频读写器天线;2为门禁的受光部分,包含红外栅栏的受光部分,以及微处理器主 板,2个热释红外传感器模块,超高频读写器,超高频读写器天线,蜂鸣器,摄像头。2通过网线把数据上传到4数据处理终端,或通过无线网络把数据传送到5云平台。所收集到的数据和处理好的数据在3显示器上显示。显示器可以是手机或PAD或液晶屏等。
如图2所示,为门禁的受光部分,当有人试图进入室内时,102热释红外传感器模块感知到有人靠近,将信号传送给100微处理器,此时109超高频读写器天线已感知人员是否携带权限卡;当人员通过门禁时,101红外栅栏感知到有人进入室内,并将信号传送到处理器;当100微处理器已经从读写器获取到权限卡时,不报警,人员进入;若100微处理器未读到权限卡时,或读到的卡无权限进入,产生报警。105蜂鸣器会产生报警。此时100微处理器100会发送通知给107摄像头拍照,并将拍照信息以及报警信息通过网线传送给图1中的4信息终端处理或发送到5云平台,并在3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此时登录云端的任何一个设备都可收到提示。
当有人离开室内时,108热释红外传感器模块感知到有人要离开,将数据传送给100微处理器,当人真正要离开时,106红外栅栏感知到,并将数据传送给100微处理器;此时若离开的人未携带任何设备,不发出报警,人可以直接离开。若此时110超高频读写器探知到设备,若已有权限,可直接离开,若无权限,105发出报警,同时100微处理器将信息通过网线传送给图1中的4信息终端处理或发送到5云平台,并在3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此时登录云端的任何一个设备都可收到提示。
当有设备进入室内时,109超高频读写器天线读到设备标签信息,传送到110超高频读写器中,并将信息传送到100微处理器中,100微处理器将设备信息传送到104显示器上予以显示。
当有设备离开室内时,109探知到超高频读写器天线读到设备标签信息,100微处理器读取110超高频读写器读到的信息。若有权限,直接离开,若无权限,105蜂鸣器产生报警。并将信息传送给图1中的4信息终端处理或发送到5云平台,并在3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同时产生报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29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工具旋动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总装线上的多功能拧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