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高铁酸盐的组合式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35764.7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8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苑宝玲;朱铭桥;周真明;刘淑坡;邹景;廖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9/18 | 分类号: | C25B9/18;C25B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202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高铁酸盐 组合式 电解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电解槽。
技术背景
近年来,绿色水处理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而高铁酸盐是绿色水处理剂中的典型代表。高铁酸盐的高效氧化、多重作用以及无二次污染,是其被研究的主要原因。
高铁酸盐也有不足:常规条件下不能稳定存在,这给高铁酸盐在制备、保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研究中大多数采用固体高铁酸盐,不适合实际生产和应用。为实现高铁酸盐的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应用,制备方法和产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电解法制备高铁酸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是利用铁阳极在强碱环境中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生成Fe6+,其生成原理如下所示:
阳极反应:Fe+8OH-→FeO42-+4H2O+6e-
阴极反应:2H2O+2e-→H2+2OH-
总反应:Fe+2OH-+2H2O→FeO42-+3H2
电解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设备简单、生成速度快、不产生二次污染等有点。不仅如此,电解法制备出的高铁酸盐是液态的高铁酸盐,可实现在线制备并投加。
采用电解法制备液体高铁酸盐并在线投加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方法。制备出的液体高铁酸盐溶液中不仅含有Fe6+,且还有Fe3+、Fe4+、Fe5+、、FeOOH等,能够同时发挥氧化、吸附降解、絮凝、共沉淀等多种效果,在水处理过程中表现出优秀的除污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电解法制备高铁酸盐装置操作复杂、不能连续制备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高铁酸盐的组合式电解槽,该电解槽不仅操作简单、能实现连续制备,而且可并联多个实现大规模的制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制备高铁酸盐的组合式电解槽,包括:4个呈方形排列的单元电解槽,所述单元电解槽均处在恒温槽内;所述单元电解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开口连通,另一端经过所述恒温槽延伸至恒温槽外;所述单元的侧面还设有第二开口,进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
所述恒温槽的的槽底设有固定固定单元电解槽的卡栓。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个单元电解槽的最大电解容量为2.5L,整体电解槽的最大电解量为10L。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单元电解槽内的电极组合方式采用双阴极组合方式,即阴极-阳极-阳极-阴极,形成对称电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阴极与电解槽槽底距离小于阳极与电解槽槽底的距离。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阴极与电解槽槽底距离与阳极与电解槽槽底的距离差为5c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高铁酸盐的组合式电解槽,采用双阴极电极组合方式,使电极形成对称电极,提高了电流效率,增强了电子的有效传递。外部的恒温槽可以保持电解过程中的反应温度,提高了高铁酸盐的稳定性,减少了高铁酸盐在制备过程中的损耗。槽体采用耐酸碱的HPE材质,经久耐用,多个并联能实现大规模的生产高铁酸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便、能连续电解、制备效率高,为高铁酸盐制备的工业化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设备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恒温槽内构造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单元槽体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单元槽体内部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单元槽体内部出料细节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单个出料管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益处:
参考图1-6,一种用于制备高铁酸盐的组合式电解槽,包含4个相同的单元电解槽3,单元电解槽3呈方形排列。2为恒温槽。恒温槽的规格为:50cm×50cm×20cm(长×宽×高);单元电解槽的规格为:20cm×20cm×24cm(长×宽×高)。单元电解槽的最大电解容量为2.5L,整体电解槽的最大电解容量为10L。恒温槽内有卡栓5,可将单元电解槽固定于恒温槽内,恒温槽可保持电解反应的温度。
电解槽采用耐酸碱的HPE材质制成,经久耐用。在图3中,6为阴极卡槽,7为阳极卡槽,电极组合方式采用阴极-阳极-阳极-阴极的组合方式,使阳极形成对称电极,提高了电解效率。图4中,8为阴极最低位置,9为阳极最低位置,阴极最低位置较阳极最低位置高5cm,减少了电能在电解液电阻上的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35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