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38677.7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3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盼;仲乃琴;蔡冬清;董彦旭;刘宁;陈延;刘伟;苏达莆;郑维平;杨晓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9/06 | 分类号: | A01N59/06;A01N43/38;A01N43/16;A01P3/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6 | 代理人: | 王月春,鲍晓芳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马铃薯 疮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物质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沸石为450目、12g;其所述的凹凸棒为胶体级、450目、18g。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沸石为300目、3g;其所述的凹凸棒为胶体级、300目、6g。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沸石为600目、25g;其所述的凹凸棒为胶体级、600目、35g。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色氨酸为100mg;其所述的叶片表面活化剂吐温为0.75ml;其所述的蔗糖为7.5g。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色氨酸为50mg;其所述的叶片表面活化剂吐温为0.5ml;其所述的蔗糖为5g。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色氨酸为200mg;其所述的叶片表面活化剂吐温为1ml;其所述的蔗糖为10g。
8.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沸石(300-600目)与凹凸棒土(胶体级,300-600目)按照(2-5):(4- 7)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加水配置成浓度为9-60g/L的悬浊液;
b)利用高能电子束(1-10MeV,10-40kGy)对悬浊液进行辐照1-5分钟,然后干燥、粉碎至300-600目的粉末;
c)将色氨酸溶于水配成溶液(50mg/L-200mg/L),向其加入叶片表面活化剂吐温(0.5-1ml/L),混合均匀后,加入蔗糖(5-10g/L),制成溶液;
d)向步骤c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步骤b得到的干粉配成溶液(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386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