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桩基托换的结构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0831.4 | 申请日: | 201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5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季国富;陈庚;蔡金山;黎泰良;林峰;赵欣月;刘保材;陈剑;刘干典;郑宇鑫;马延;陈强;施鹏程;林玉燕;黄锦真;蔡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2D3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桩基托换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桩基托换方法是:利用原有桥墩,通过施工新桩基、托换承台、千斤顶以及托换梁,形成新的受力体系,进而实施旧桩基的拔除。传统的方法存在基坑开挖大、风险高、费用高、施工难度大,无法拔除旧桩基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桩基托换方案,解决传统做法桩基托换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桩基托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新桥墩桩基;
步骤二、在新桥墩承台上安装临时支撑架,通过临时支座、千斤顶将桥梁上部荷载通过新的桩基传递至下部;
步骤三、拆除旧桥墩并拔除旧桩基。
步骤四、施作新承台连接新桩基,并在新承台上施作新桥墩。
步骤五、利用千斤顶、支撑架等,将临时支撑上的荷载转移到新桥墩上。
步骤六、拆除临时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需要拔除的旧桩基与盾构区间隧道冲突。
进一步地,在两个新桥墩承台之间灌注一后浇承台,在后浇承台上灌注新桥墩,并拆除临时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先开挖基坑并做好基坑支护,再浇筑两侧新桥墩承台。
进一步地,新桥墩承台与后浇承台应采取有效措施连接成整体。
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之后还需要进行路面恢复。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用新桥墩桩基和新桥墩承台来替代传统的桩基托换做法,应用临时支撑架、临时支座和千斤顶的作用将桥梁顶起,拆除旧支座和旧桩基;新结构与旧结构之间没有关联,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的桩基托换的结构,包括新桥墩桩基、新桥墩承台、后浇承台、临时支撑架、以及千斤顶;
待托换的桥墩两侧设有两个新灌注的新桥墩桩基,新桥墩桩基顶部设置有新桥墩承台,新桥墩承台上搭设有临时支撑架,临时支撑架与桥梁之间设置有千斤顶、临时支座,后浇承台设置于两新桥墩承台之间。
进一步地,临时支撑架两端分别包括固设在新桥墩承台上的四根钢管,所述钢管之间通过连接型钢连接,在钢管上端固设有两根与桥梁同向的H型钢,所述H型钢之间也通过连接型钢连接,在H型钢上端设置有垂直于桥梁方向的多组贝雷架,所述贝雷架的上端设置有两根与贝雷架同向的H型钢。
进一步地,临时支撑架的型式为门式支架。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结构受力明确,与原有下部结构无关联,施工难度较小、对桥梁景观无影响、利用新桩搭建支架更为可靠,克服了传统的桩基托换存在基坑开挖大、风险高、费用高、施工难度大,无法拔除旧桩基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的桩基托换的方法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的桩基托换的方法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的桩基托换的方法步骤三以及新建后浇承台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新的桩基托换的方法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新的桩基托换的方法临时支撑架的立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新的桩基托换的方法临时支撑架的立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新的桩基托换的方法千斤顶与临时支座的平面布置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待拔除的旧桩基;
2、地面;
3、新桥墩桩基;
4、新桥墩承台;
5、临时支撑架;
6、临时支座;
7、千斤顶;
8、桥梁;
9、旧桥墩;
10、后浇承台;
11、新桥墩;
12、钢管;
13、连接型钢;
14、H型钢;
15、贝雷架
16、橡胶垫;
17、盾构区间隧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本发明一种新的桩基托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旧桩基1上方的地面2上钻孔,并施工新桥墩桩基3,在灌注好的新桥墩桩基顶部灌注新桥墩承台4;
步骤二、在新桥墩承台上安装临时支撑架5,在临时支撑架上用临时支座6、千斤顶7将桥梁8顶起,使旧支座不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0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路桥梁新增支座预加力施工工艺
- 下一篇:维修窨井盖使用的警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