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白血病和自身免疫病检测用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2436.X | 申请日: | 2016-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8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廖颖;刘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白血病 自身免疫病 检测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白血病和自身免疫病检测用试剂盒。
背景技术
CD52又称CAMPATH-1抗原,该抗原表达于正常及恶性的B和T淋巴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及男性的生殖系统组织,是一种存在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针对CD52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在体内可以暂时清除血液内的淋巴细胞,使免疫系统处于失效状态,使器官移植入患者体内,不会遭到患者免疫系统的排斥,抗CD52单克隆抗体在体内还能够导致抗体依赖性溶解细胞或杀细胞作用,从而清除血液、骨髓和其他受影响细胞中的恶性淋巴细胞。抗CD52单克隆抗体(CAMPATH-1系列)已经被广泛地用于临床治疗,此抗体为人源化抗CD52抗体,于2001年5月7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适应症为"烷化剂及氟达拉宾治疗无效的慢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另外,抗CD52单克隆抗体在体内还能够导致抗体依赖性地溶胞或杀细胞作用,从而清除血液、骨髓和其他受影响器官中的恶性淋巴细胞。
目前,虽然国内外已经获得了多种抗CD52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但这些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等特性不够理想。因此,本领域还需要研制对人免疫原性更小,表达量更高,以及具有其他优良特性的抗CD52单克隆抗体,从而开发出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显著疗效的药物。
CN1225480 C中公开了抗人CD52抗体,但是其结合能力还是不高。和大多数蛋白分子一样,抗CD52单抗具有不稳定性,会经历多种化学和物理降解。和传统合成的小分子药物相比,生物分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如一级、二级、三级等高级结构。而蛋白质的结构特别是高级结构非常脆弱,容易发生结构变化,如变性、聚集、和沉淀。保持抗体的高级结构是发挥它们生物学活性的最基本要求。这些降解的产物会对生物制药的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蛋白聚集物会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轻者会降低生物药物的疗效,重者甚至会造成病人的死亡。抗体药物不仅仅需要在生产的时候能得到高纯度的产品,还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CN 101619305 A中同样公开了抗人CD52抗体编码序列及其应用,但是该抗体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效价仍然存在一定的提高空间。
CD52高表达在很多白血病恶性细胞表面。有文献表明,在病人体内,恶性细胞表面的CD52密度远远大于体内的正常细胞,CD52抗原具有的高度糖基化带来的细胞表面负电荷的增加被认为与细胞的恶性程度城正相关性。还有观察报道恶性细胞表面CD52抗原分子可能脱落于血液中,检测病人血清中的可溶性CD52分子可以作为诊断白血病的一个标志。因此,通过抗体检测CD52的表达量可以用来鉴定白血病和相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针对人CD52具有更高结合特性的的突变的工程抗体,同时提供该单域抗体在制备检测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体突变的方法,包括结合抗体结构数据分析,针对抗体功能区结构的残基进行计算机结构模拟,通过改变结构域的残基是否突变以及突变的方向,将以往需要多轮突变筛选或是通过噬菌体库筛选突变的方式大大简化,将所有突变选择集中在一起进行结构分析及其可行性,直接一步获得最终的突变方案。因此相比以往方法,本方法更加简捷明确。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始的工程抗体,该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针对所述的工程抗体,发现其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1Leu、14Pro、36Trp、40Ser、81Val、84Gln、86Asn,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中的14Thr、16Gly、35Lys、39Asn、41Leu、84Glu、87Asp、89Gly是抗体中提高抗体性能的决定性位点。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改造后的抗体,所述抗体的在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1Leu、14Pro、36Trp、40Ser、81Val、84Gln、86Asn,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中的14Thr、16Gly、35Lys、39Asn、41Leu、84Glu、87Asp、89Gly进行了任一的突变。
通过一系列的验证,所述的位点对于突变后的氨基酸也是有比较苛刻的要求,并非在相应的位点突变为任何的氨基酸均可以提高抗体性能,有些甚至导致抗体的功能减弱。具体的最优的突变氨基酸序列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24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