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锌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3239.X | 申请日: | 201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0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梅青松;李聪玲;管茂生;李杨;李菊英;陈峰;马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21B1/3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汪俊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氧化锌颗粒 轧制 氧化锌 制备 放电等离子烧结 退火 复合材料领域 复合材料组织 纳米氧化锌 热膨胀系数 晶粒 超声分散 工艺成本 工艺处理 颗粒强化 铝基纳米 去氧化膜 团聚现象 脱脂处理 细晶强化 显微硬度 形变强化 复合材料 纯铝板 热导率 增强体 增强相 纯铝 | ||
1.一种氧化锌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完全退火态纯铝板,并进行表面处理,去除掉表面的氧化膜和油污;
步骤二:选取体积分数为纯铝板的0.5%~5%的氧化锌颗粒作为增强体,将称量好的ZnO颗粒在丙酮中经超声震荡后,均匀涂覆在处理好的铝片表面;
步骤三:待丙酮挥发后,将多层铝片叠放到一起并固定,对固定好的样品进行轧制;
步骤四:对轧制一道次后的样品进行表面处理,除掉油污和表面氧化物,不再添加ZnO颗粒,沿轧制方向对折,再进行轧制,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累积叠轧,直至轧制道次达到8~12次;
步骤五:对轧制后的样品,选取烧结温度为500℃、压强为80MPa、烧结保温加压时间为5min,对累积叠轧样品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处理,得到氧化锌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每道次轧制时,厚度的变形量为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32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